2)第三百六十二章 演绎哪吒的诀窍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即便侥幸活下来,身体也废了,作为受命行凶者,倒也勉强合格,最重要的主谋者呢?”

  “冯行空在认罪后积极配合,主动指认凶手,交待真相,其家人又从莲花寺请了一位‘禅师’,在刑堂上确认其悔改之念是真非假,于是判处终身监禁,日夜向佛祖忏悔,不准踏出悔过牢半步。”

  “终身监禁?富人坐牢跟穷人坐牢是一回事吗?牢里清静,正好给他修身养性,若是遇上大赦,指不定就给放出来了。”

  徐胜闻言,不由得嗤之以鼻。

  燕州境内的确有这么一条律法,只要犯人真心悔改,得到“禅师”的认证,就可以从轻审判,毕竟给犯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符合佛门宽宏慈悲的理念,何况有灵能作为保证,避免了犯人伪装演戏的可能。

  然而,再好的规矩在实际推行中也会变味。

  晋升“禅师”的灵修数量本就稀少,他们还要修行,还要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奔波各地给犯人鉴定作证,像徐胜身为一郡之主,需要处理的事数不胜数,如果别人发信请他出庭作证他就去帮忙,那么这辈子也别想干成其它的事。

  故而要请动“禅师”出庭作证,免不了请托人情关系,而平民百姓无权无势,如何能请动这样的大人物,于是这条律法就成了富人权贵的专用减罪手段。

  至于是否真心悔改,世上能高呼“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坦然赴死之人终究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在知道自己不忏悔就会死的时候,都会发自真心的悔过,在堂上留下的泪水也绝对是出自真情实意。

  灵能“明心见性”不是孟婆的“洗魂易魄”,它只能鉴定犯人当时的想法,无法保证未来犯人不会改变。

  因为怕死而忏悔的人,在发现自己不用死以后,又有几人能“初心不改”?

  要知道,很多犯人的后悔并不是后悔自己犯下罪行,而是后悔为什么当初不能做得更完美,正如某些人的反战并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战败”一样。

  但即便有如此多的不满,徐胜也没有提出插手此事,因为那位县令的判罚属于合理范围内,即便有轻判之嫌,但绝非误判。

  不插手他人已经合法审判的案子,这是徐胜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毕竟他没有分身万千的本领,不可能事事都管,好的初衷未必有一个好的结果。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觉得规矩不好,那便从源头上改变规矩,这才是治本之法,而如今的徐胜距离掌握话语权已然不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在什么都做不了。

  “派人调查一下那位县令和作为证人的‘禅师’,有无收受冯家的好处,另外派人警告悔过牢的狱卒,本寺每隔一个月会派人查看牢中情况,如果发现冯行空在牢中享受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