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九章 臣子们的忧虑_妻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先帝过世,他父亲惹恼太后娘娘,官职一降再降,最后贬谪出中枢,诸葛一族落寞下去。

  他曾听父亲提过当今圣上登基前后的内幕,父亲一直不看好当今皇上,在藩王蠢蠢欲动,蛮族叩边时,初登帝位的皇上慌乱而焦躁,甚至有惊人的投降的言论。

  多亏承平郡王和太后娘娘稳住当时的局面,这也是太后娘娘能摄政十几年的原因,当时懦弱平庸,又暴躁偏激的皇上着实很让朝臣失望。

  在帝权和后权上,朝臣大多选择了太后娘娘。

  毕竟当时怎么看太后娘娘都是稳定帝国的不二人选。

  十几年过去了,太后娘娘变了,皇上也变了,在帝后冲突时,以承平郡王代表的朝臣这一次站在帝王这边,舍弃他们口中曾经英明睿智的太后娘娘。

  诸葛松见过皇上,也曾听过皇上阐述过治国理念,皇上已经同他父亲口中的帝王没一点相似之处。

  十几年看似很长,却能对一个人改变如此之大?

  是开国太祖点醒了皇上?

  诸葛松最怕得是在太平时候,皇上英明神武,但在危机关头,皇上又成了初登帝位莽撞无知的帝王。

  那对帝国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

  诸葛松打发走同僚,提笔给三公子写秘信,担忧渐渐在眉间散去,不是还有他敬佩并效忠的少年吗?

  少年的性情一如初见时稳定,内敛且狠决。

  做大事的人最不能心软,被情所困。住

  既然三公子特意在瓦剌圣女面前几次三番提起安乐郡主,想来三公子笃定瓦剌圣女不如郡主。

  他应该相信三公子的眼光和判断!

  因为三公子从未出过错。

  夜幕深沉,京城陷入一片寂静,然而勋贵重臣的豪门大宅中大多灯火通明,但凡有女儿要参加女学考试的人家,父母长辈没有一个能睡得安稳的。

  女学考试就是一个衡量名门望族底蕴的标杆,起码是标杆之一。

  他们自夸自己女儿贤良淑德,品行嘉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若是女儿表现不够好,丢得是家族的面子。

  以后说婆家联姻会被人轻视,进而有可能连累尚未长成或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身上。

  如今太子,齐王,赵王共同参政,齐头并进,虽然太子占了优势,但其他两位并非完全没后机会。

  最重要是除了太子有尚未过门的太子妃外,齐王赵王尚娶妻,也不曾纳侧妃,女学考试就是有心飞上枝头的女孩子展现才华的最好机会。

  所以朝臣们颇有默契向长公主实压,分走安乐郡主的风头,安乐郡主已经有三公子了,本也不该再同待字闺中的女孩子争表现机会。

  三公子在有些人眼中是最为抢手的,容貌最好,彬彬有礼又温柔多情,比皇子王爷更吸引人。

  偏偏三公子被安乐郡主占据,不少闺秀憋着劲想在文比上同安乐郡主一较高下,让三公子看明白,安乐郡主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有多少人喜欢?又有多少人恨我?”

  慕婳反问胖丫,纯澈的眸子深邃明亮,“要做就做帝国的英雄,脂粉女孩子中的魁首……我还真没稀罕过。”

  ps月底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