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5章 铁索拦江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定王、徐州的十镇总兵及几十个勤王士子等在码头上。

  看到这阵仗,郑鸿逵顿时吓了一跳。

  因为崇祯的这等礼遇属实有些过了,他一个水师总兵官,何德何能?

  “臣郑鸿逵,叩见圣上。”当下郑鸿逵带着郑彩和一众水师将领匆忙下船,一溜小跑来到了崇祯的跟前,纳头便拜。

  郑彩等水师将领也是跟着拜倒在地。

  “爱卿请起,诸将请起。”崇祯亲自将郑鸿逵搀扶起来,又双手虚抬示意郑彩等几十个水师将领也起身。

  “诸位爱卿一路辛苦了。”

  “圣上,真是折煞臣等。”郑鸿逵道。

  崇祯笑了笑,又转过身对着郑森说道:“郑森,还不见过你叔。”

  郑森这才上前一步朝郑鸿逵长揖到地,朗声说道:“叩见四叔。”

  “快起来吧。”郑鸿逵赶紧搀扶起郑森,又对崇祯说道,“圣上,森儿自幼顽劣,想来没少给士子营添麻烦吧?”

  “四叔你说什么呢?”郑森不乐意了。

  “圣上你看。”郑鸿逵便有些无奈的道,“这孩子还是这般莽撞。”

  “爱卿这话可错了。”崇祯笑了笑说道,“郑森现在可是士子营的骨干,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众士子对他都是十分服气。”

  这话倒真不是瞎说,郑森在士子营的六千多个士子中间还是颇有威信。

  郑鸿逵其实也知道,心下又是高兴又是惶恐:“此皆仰仗于圣上之教诲。”

  “郑卿,朕已经在行在摆下接风筵席,走吧。”崇祯说完拉着郑鸿逵手就往前走,郑彩等水师将领也赶紧跟上。

  看着崇祯亲热的拉着郑鸿逵并排前行,金声桓等边军将领都有些吃味,都是总兵,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这姓郑的凭什么呀?

  就凭水师的那一百多条鸟船?

  一句话,这些武夫根本就不懂崇祯的用心。

  但像王夫之、顾炎武、张煌言等勤王士子,就大多都能猜到崇祯心思。

  崇祯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笼络郑鸿逵,完全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对峙中,水师所能发挥的作用将远远大过十镇边军。

  因为接下来,建奴大概不会发动强攻。

  而如果只是长期围困,明军最大的任务就是反封锁。

  要想从陆路打破建奴的封锁那是痴心妄想,至少近几年内,明军是不可能具备跟建奴野战并且战而胜之的能力的,所以物资输送就只能走水路。

  徐州城内一百多万军民的口粮都得走水路。

  而郑鸿逵率领的水师,就是水路安全的保障。

  当然了,如果黄宗羲此去洛阳能说服伪顺出兵,建奴大概就会退兵。

  如果建奴真的被迫退兵,那水师就又要承担起分割、延误甚至袭扰建奴的重任,至少驻防在黄河南岸的建奴不能让他们轻易北返。

  所以说,无论最终是建奴退兵还是长期对峙,

  水师都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圣上才如此礼遇。

  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些水师官兵可不是士子,士子营可以为了理想而战,但是水师的这些官兵可没什么理想。

  跟他们讲宗庙社稷黎民百姓,没有用。

  跟他们讲父母妻儿也没有用,他们父母妻儿在福建。

  所以只能是由皇帝亲自出面笼络人心,示之以恩宠。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