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1章 大朝会=国会?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事干?”

  “那么大的国家等着治理,那么多的政务等着处理,哪儿有时间用来浪费?”

  稍稍一顿,崇祯接着说道:“如果大家没有意见的话,从今天起,就把这一条规矩加入皇明祖训如何?”

  崇祯此举,看似体恤群臣,其实另有所图。

  路振飞等阁部大员还是很警觉的,瞬间就意识到了其中的玄机。

  “圣上。”路振飞急出班问,“你所言之特殊情况以及重大变故,具体何指?”

  崇祯道:“重大变故好理解,比如强敌入侵,又或者老皇帝暴毙,又或者发生了很严重的天灾人祸,需要京中所有大小官员聚集在一起共商对策,此时再来召集大朝会,可谓顺理成章,至于朕刚才说的特殊情况……”

  顿了顿,崇祯又道:“比如皇帝的意见与内阁严重相左,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时就需要召集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一起共商国事。”

  崇祯改革大朝会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要铲除形式主义而已。

  崇祯其实是想将大朝会改造成大明版的国会,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自动成为大明版的国会议员,而且这个京中所有的七品以上官员也包括武臣,也即内务府的武臣,这就使得皇帝与内阁意见相左时,可以通过国会达成意图。

  反过来,内阁也可以通过大朝会来阻止皇帝的不良意图。

  这样就保证了一点,即便将来再出一个搞七捻三的堡宗,也断然无法凭他的一己之力将大明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这相当于将皇帝和内阁的权力都关进笼子里。

  换言之,今后这个大朝会才是大明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给他自己套上枷锁?崇祯并不担心。

  因为崇祯想做的事,必然是符合大明的利益,必然可以获得大多数京官支持,所以即便把提案拿到大朝会表决,崇祯也有信心达成意图。

  比如清算北方士族,如果交由内阁表决的话,肯定会遭到否决。

  但如果交由大朝会表决,就肯定能得以通过,因为京官的绝大多数是南方人,他们非但不可能保护北方士族的利益,反而只会落井下石。

  还有设立北京国子监事,也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京官的支持。

  谁家还没几个子侄晚辈,秀才增录到二十万,南北国子监每年招录两万生员,他们的子侄晚辈中试的机会就会大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所以崇祯丝毫不担心这么做会削弱他的皇权,他一不选秀,二不想大兴土木,三不会穷兵黩武,再加上他刚刚又灭掉了建奴,声望正隆,相比起内阁辅弼以及六部堂官,低阶的六品甚至于七品官员显然更加的信任他。

  当然,崇祯的最大底气还是内务府诸科的五千多个给事中。

  路振飞也意识到了:“圣上所言七品以上京官,是否包括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