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冤之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贩夫走卒。

  于延益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个好官。

  或许他会损伤到你的利益,但绝不会是因为私怨,必是出于公心,即便是政敌,也得赞叹于延益之品行。

  随着囚车驶出刑部,无数追随于囚车之旁。

  有翰林学士,各部官员,其形成堪比一次小的朝会。

  被召回明升暗降的新任通政司使王华,看着一幕,对杨清源问道,“清源,你就看着于大学士被冤杀?!”

  杨清源沉默以对,不知该说些什么!

  看着遥遥地向快要到巷子口的囚车队伍,王华躬身一礼,随后道:“清源,你代我去送于大学士,我去宫门口上书!”

  一旁被贬官的刘既白闻言道,“老大,我和你一起去,我嗓门大!”

  囚车车队远行而去。

  东方未明,天色尚黑。

  街道之上,一路有百姓送别。

  虽然他们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是妨碍这些平台百姓知道,于延益是个好官,是他救了京畿,救了北方的百姓。

  “于大人,吃个包子再走吧!”

  “于青天,这是自家鸡下得蛋,你吃一口吧!”

  “于大人冤枉啊!”

  一路上的百姓,让负责押送西厂厂卫和刑部的官吏如临大敌。

  甚至有许多江湖侠义之事,都冒着被大理寺和六扇门擒拿的风险潜入了京城。

  侠以武犯禁,并不意味他们分不清楚是非黑白,善恶曲直。于延益在他们眼中并不是朝廷走狗、贪官污吏,而是挺身而出救民水火的大英雄。

  有时候,这些江湖人士,反而更纯粹一些。

  在这些入京的高手之中,甚至有武当七侠之二的俞莲舟和莫声谷。

  但大理寺和六扇门之前对于京畿的清理,再加上此刻东西两厂的联手防卫,让江湖中人找不到任何时机。

  皇宫宫城口,通政司使王华领着刚刚被便贬为山阴县令的刘既白一遍又一遍地大声诵读着他的奏疏。

  当今天子登基六月,于天下有罪其五。

  其罪一,夜入皇城,政变夺位!此为不忠。史官不记,修书掩盖,国人不知耶?

  其罪二,以子弑父,此为不孝。飞霜殿事,可堵天下悠悠众口乎?!百年之后,青史必记之!

  其罪三,罔顾律法,冤杀功臣!此为不仁,翻遍史书,有此例乎?莫非宋高宗、隋炀之流。

  其罪四,堵塞言路,屠杀士子。崇文书院,诸儒学子,何其辜也!?此为不义!

  其罪五,宠信奸佞,不念手足,弑杀兄弟,此为不悌!

  凡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悌之辈,何以为天下君父?!何以服天下人心?!

  他们的身后,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之前被驱散的学子,找到了一个领头之人,心中愈发有勇气,齐声诵读,声震宫城。

  这声音一直传到了躲在皇城之内陪着皇后周明玉的朱瞻坤的耳中。

  听着王华的奏疏,即便是在周明玉面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