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节:躁_我不是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就清醒了过来,面不改色地点头,“可以了。”

  出钱的是大爷,随便对怎么折腾吧。

  于是一伙人轰隆隆地跑去一间棚里开始录制起来。

  对于这种把大量民乐搞进流行乐里,瞎几把搞的公司,陈潭秋自然而然地就对对的专业素质看轻了一头,再加上对看样子只是来了一个歌手,根就没有编曲到场,所以陈潭秋还以为自己要兼职一下了。

  在接待的这么多顾客里,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陈潭秋来就身兼编曲一职,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那个歌手竟然也是身兼编曲一职!

  “钢琴先铺起来,扬琴在这里进,琵琶在这里进……”

  这个让陈潭秋看着有些眼熟的歌手拿出了一沓纸来,是划分非常详细的总谱分谱,再听到对的详细解,让陈潭秋意识到对有着完整成熟的编曲案,并且对此非常熟悉,根不需要他操任何心思。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分配工作、把对的要求落实贯彻到位就行。

  而在这样的工作接触之下,陈潭秋发现这个让他看着感觉眼熟的家伙编曲功底着实不错,可怎么还会犯出这样的错误呢?

  陈潭秋着实不解。

  做编曲伴奏并不是像现场演出一样,部乐器一起上、几分钟演奏完就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反而是拆成了一个个乐器,一条条音轨来录制,最后再经过调整、修正后合轨在一起制作而成,这样便随时调整,所以陈潭秋现在所听到的西都是片面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最后效果如何,还是保持了他最初“这种四不像的西会是一个怪物”的看法——虽然那扬琴的旋律还挺好听的,二胡的一段独奏更是让他有些惊艳到了,但是伴奏并不是单纯地叠加,更讲究一个化效应。

  从这面来,陈潭秋还是不看好。

  ……

  录伴奏的过程是很无聊的,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地上,过程中稍有演奏失误又要重来,一条条的音轨不断录制,没有半点人声的成分在,自然也就没有半点谢婉琳之前所希望见识习的西在了。

  尤其是那几位怎么看怎么土气的大叔大妈一正经地演奏民乐,更是让她觉得很土很LOW,尴尬症都有点想要犯了,所以她蹭了一会儿后就告辞离开了,离开时心中还暗暗想到:真是浪费时间。

  沈欢则是一直在专心地工作着。

  录音的钱是荣声唱片出的,和飞鸟录音棚采用的也是按歌算钱的合作式,所以倒是不用担心时间,但是他们现在这状况,自然是早做出来早好,可工作效率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饶是沈欢脑中有完整的最终版编曲,饶是他经过《华夏之声》的两次合作交流后在编曲上轻车熟路了,饶是他把已经能做的工作做到了最详尽,但还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把伴奏完制作完成。

  ……

  夜

  飞鸟录音棚里已经没人了,只剩下陈潭秋一个人坐在棚里,戴着耳机,眼神怔然出神。

  若是能够摘下他的耳机戴上,就会发现里面传出来的是一段无人声的编曲伴奏。

  那是荣声唱片要做的伴奏的初步完成版。

  竟然会是这种效果?……

  这是陈潭秋脑子里现在唯一的想法。

  这首伴奏,他已经听了不下于十遍了。

  和他一开始所预想的四不像不同的是,这伴奏的最终版有着明显的风格——主要是RB风格,但是中华民乐的加入,又让这种RB风格带上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是一种陈潭秋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风格,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伴奏很棒。

  非常棒。

  中华民乐和现代西洋乐器确实产生了化反应,但却不是陈潭秋所预想的的那种糟糕的反应,相反,这化反应非常美妙。

  美妙到,陈潭秋那颗已经死寂已久的音乐心都忍不住活跃、躁动了起来,躁到睡不着。

  他忍不住想要听听这首歌在配词下的最终完成版会是什么模样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