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卷,往死的卷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良方正的、儒士、孝廉、秀才、耆民等人入朝为官。

  虽然这个时候,明朝的科举,还未形成固定思维的八股文取士。

  但是,任何年代的考试,都是由人出试题,还是选自四书五经。

  那么,必然就会有捷径可走。

  郭安微微点头,“杜老所言正是,我想请杜老,还有书院内那些精读四书五经的博士,给书院内那些举人讲读四书五经。

  并且,还请杜老按照宋元的科举之题,又或者明年科举,可能会出现的题目,来给那些举人出题,让他们按照科举的要求答题!”

  杜敩眼睛一亮,精神一振,“郭长史是说押题?”

  一旁,朱棣与道衍两人,也大感兴趣。

  “正是押题!”郭安点头。

  杜敩沉吟一下,随后又不由轻轻叹息一声,无奈道:“郭长史所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取巧之法。

  可是,如今陛下还未指定主考官,朝廷那么多位德高望重大学士,甚至还有可能是陛下亲自命题。

  哪怕是老夫押上十多道题目,也不能押得准!”

  郭安两眼微眯,轻笑道:“杜老,如今进明年科举,还有数个月,上百天,为何只押十多道呢?”

  杜敩眉头微皱,有些疑惑道:“郭长史之意?……”

  郭安微微一笑,说道:“卷,往死的卷!”

  “卷?”

  杜敩与朱棣等人,都是一脸疑惑。

  郭安一脸肯定的点着头,道:“请杜老,还有书院内那几位博士,两日出一道题目。

  让那些举人去做题,然后杜老与众位博士去批阅,指导他们如何破题,答题。

  熟能生巧!

  我北方学子在科举之上,素来积弱于南方。

  做上十多道题,可能比不上那些南方学子。

  但如若做上数十道,又或者上百道题呢?”

  朱棣与道衍等人,直接瞪大眼睛,随即便是满眼兴奋。

  杜敩也满脸惊色,“郭长史果然是一位妙人,这般取巧之法,都能想的出来。”

  这书舍这一群人之中,只有他中过举人。

  因此,他最是明白,这种方法,对那些参加会试的举人来说,有多大的好处!

  郭安道:“只是,此事便需让杜老劳累上几个月了。”

  “无妨!”

  这会,杜敩眼中闪着亮光,满脸兴奋,“大明建国以来,这几次科举,我北方学子都被南方学子压的死死的,差距悬殊之大,老夫等人,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正如郭长史所言,长此以往下去,不出数十年,大明官场上面,再无我北方士子。

  如今,郭长史想出这般妙计,老夫拼上这条老命,也值得了!

  哪怕我北平府那些举人都是蠢笨之人,也能让他们熟悉起来科举答题之法!”

  一旁,道衍看着满脸激动的杜敩,还有一脸平淡的郭安,下意识的心神震动。

  郭安此人竟然能想出这种单纯为了科举,而押题的方式。此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