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大明的才子们_诸天大明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货色,才华虽有,却缺乏对世事的多面性认知,政治智商低的让人发指,做个教书先生还好,混官场,根本就不够资格。

  杨慎也不是第一次参加科考了,每次都会出现意外,要么是考卷被烧毁,得以名落孙山;要么得罪了主考官,得罪了皇帝,莫名其妙落榜

  总而言之,杨慎此人才华横溢,但不怎么会做人。

  “杨慎啊”

  朱厚照眼神微微眯起,对这个大明第一才子,他的印象可比唐寅更为深刻,毕竟他也是李东阳的学生,算起来,杨慎还是他的学长。

  只是对于这位学长,他跟朱棣对待解缙的心情是一样的,既爱惜其才,又厌恶其嘴,想用却不能重用。

  “哈哈哈”

  脑海里灵光一现,忽然间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朱厚照忍不住大笑出声。

  杨慎既然不适合做官,那就干脆不让他做官了,他决定派给杨慎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他那一张嘴不是能说会道,博学多才嘛,就干脆去做职业喷子好了!

  未来大明百家协会的会长非杨慎莫属。

  “陛下何故发笑!”

  朱厚照忽然放声大笑,一下子就把梁储给整蒙了!

  “没什么!”

  朱厚照瞬间又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问道:“除唐寅,杨慎以外,可还有其他人。”

  “冯驯、石天柱、夏邦谟、刘景宇、程启充,蓝田,祝允明,施儒,文徴明”

  梁储熟练的报出一大串人名,每一个都是声名在外,名震一方的大才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朱厚照不禁感叹道,无数才子汇聚在一起,参加一场考试,竞争激烈程度,可比前世让人闻之色变的高考还要恐怖。

  步入考场,如临战场,非是虚言。

  “谁说不是呢,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登榜天下知,可是在风光的背后,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日夜苦读的艰辛。”

  梁储深有感触的叹息道,遥想当年,他不也是诸多考生中的一员,步入考场前夕,腿都还在打摆子。

  “陛下,老臣有个不请不起,还望陛下能够允准。”

  “爱卿有事不妨直说!”

  朱厚照笑道。

  “自陛下登基以来,东灭扶桑倭寇,北平草原鞑虏,支持内阁首辅王大人主持变法改革,革除各项弊病,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直追永乐盛世,此陛下之功也,天下万民无不仰望。”

  梁储并未直说自己的请求,反而拐着弯的拍起了朱厚照的马屁,全然没有一点吏部尚书的威严稳重。

  朱厚照似笑非笑的盯着梁储,以前怎么没发现这老家伙这么会拍马屁,一番“切入实际”的话语,让他十分的受用。

  “今陛下广开恩科,意在选才任能,为我大明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故老臣恳请陛下能在恩科大试之日,驾临贡院,为诸多学子训话,激励学子们努力考试,以求报效朝廷。”

  梁储慷慨激昂的说道,让皇帝亲自去给考生加油打气,他倒也是煞费苦心。

  “能为诸多学子考虑,爱卿有心了!”

  朱厚照深深地看了梁储一眼,他心里明白,梁储请他去给诸多考生学子加油打气只是表面目的。

  梁储真正的意思是提醒朱厚照,此次恩科大试,才子众多,都是国家英才,切不可随意乱来。

  毕竟朱厚照是有前科的,杨慎写文章骂他,他就干脆让杨慎名落孙山,其中固然有磨练杨慎的意思,却不可否认,朱厚照确实抱有一定的报复心理。

  此番恩科大试,聚集全国各地的文人才子,声势极为隆重,万不能出现一点纰漏,免得传出去为人所诟病。

  码不动了,腰疼得厉害,缺一更明天补上。

  科普一下:杨慎就是写临江仙的那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