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王阳明请辞_诸天大明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教化之愿,还能让王阳明继续为他发光发热。

  “臣打算建立一座书院,讲学授课,培养更多真正的读书人。”

  “随着时代变迁,读书人的风气都坏了,臣有意拨乱反正。”

  “真正的读书人诚心正意,守正辟邪,为名利而不择手段,非读书人所为。”

  王阳明的话语中带着一股浓烈的神圣感。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就是世上最神圣的事情。

  “先生越来越有圣人之风采了。”

  朱厚照眼中尽是赞赏之色。

  “不敢与圣人比较,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

  王阳明微微摇头,他虽有圣人之资,但距离圣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先生卸任内阁首辅后,朕有意让杨一清接任,他同时还掌管着日月学宫。”

  “内阁首辅事务繁重,掌管日月学宫只会分散他的精力,先生既然打算传道授业,便不妨接过日月学宫。”

  “一来,日月学宫百家争鸣,先生要传道授业,渠道会更加广阔,二来,朕希望先生能够留在京城坐镇。”

  “大战将至,有先生坐镇,朕,心安。”

  随着宇宙星空文明入侵的时间一天天靠近,朱厚照已然开始备战,准备御驾亲征。

  大战一旦展开,京城势必空虚,需要一个实力高强且信得过的人镇守,而这个人,非王阳明莫属。

  朱厚照最信任的人就是他了。

  王阳明没有拒绝朱厚照的安排,日月学宫的确很适合他传道授业,只是有一点,他颇为不解:

  “新的内阁首辅陛下就没考虑过杨廷和杨大人。”

  站在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考量,在他看来,杨廷和比杨一清更适合做内阁首辅。

  在改革变法期间,杨廷和坐镇西南,从没出过乱子,功绩有目共睹,成为内阁首辅绰绰有余。

  而且,杨廷和相较杨一清有一样特别的优势,那就是杨廷和是纯粹的文臣,而杨一清,与军部走得近了些。

  主掌内阁六部的首辅与军部关系太好,并不是一件好事,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文臣武将勾搭在一起,坑壑一气。

  “杨廷和确实是挺合适的人选,但此一时彼一时。”

  “相较于一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首辅,在战乱年代,朝廷更需要一位手腕强硬,能够统辖文武的铁血首辅。”

  选择杨一清接任内阁首辅,朱厚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心血来潮。

  杨一清精通兵事,长于谋划,与军部关系也还不错,一旦战争开始,有他统筹督办,便不必担心出现问题。

  倘若换了杨廷和,就很难说了。

  杨廷和能力很强,就是权欲心太重,让他做了首辅,必定会管不住手脚,意图染指军部,届时文武生隙,是朱厚照不希望看到的。

  战争时期,一切都以平稳为主。

  “陛下深谋远虑,倒是臣短视了。”

  王阳明想了想,登时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

  以杨廷和为首辅,固然能够平衡文武,却容易引起文武大臣间的矛盾,战争时期,内斗就等于慢性死亡。

  以杨一清为首辅,即使与军部走得近了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杨一清还能谋反不成?

  很多事情,朱厚照看得比谁都明白,他用人从不在乎好坏,只看重对局势的作用,谁对局势作用更大,他就用谁。

  “朕有意让严嵩入内阁,先生以为如何?”

  朱厚照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询问王阳明对严嵩的看法。

  铺垫的差不多了,大概明后天就会开始战争篇,请书友们多多支持!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