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6章 朱厚照的黑暗面_诸天大明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化,改造低等文明遗民,将之驯化成大明最忠实的顺民,这样的手段,比将低等文明遗民灭族还要可怕。

  与之相比,大明十六朝之间的内斗根本算不了什么,小巫见大巫,压根不在一个层面上。

  那时候老朱就彻底想明白了,只要朱厚照活着一天,他们就没有翻身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朱厚照作孽太多,难以长命。

  老朱不是没有想过,将朱厚照做的丑事抖露出去,打击朱厚照的声望,搅乱大明局势,趁机东山再起。

  可仔细想想,又不现实。

  朱厚照暗中做着此等丧心病狂之事,太武朝诸多大臣会不知道,就算不知道全部,也能听到点风声,可太武朝上下却是始终不见动静,说明什么?

  说明太武朝一众大臣都清楚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只是装作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朱厚照篡改的又不是本朝的历史,改造的不是本朝的子民,且动用的不是朝廷的势力,太武朝一众大臣便不想去管。

  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

  将低等文明遗民改造成大明忠实顺民,也是一件好事。

  更没必要因此去触碰皇帝的霉头,被皇帝厌恶倒是小事,就怕皇帝一怒之下,直接将自个儿废掉修为,丢去挖矿,那就悲催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太武朝本土大臣也不在乎低等文明遗民的死活。

  太武朝,在朱厚照的影响下,诸多大臣的思想也在逐渐向着朱厚照靠近,思想激进而且极端。

  为此,如严嵩等辈,还给朱厚照找了一个十分漂亮的理由。

  篡改低等文明的历史,改造低等文明遗民的文化风俗,那是在作孽吗?

  根本就不是。

  那些低等文明遗民的文明已经破灭,大明肯改造他们,那是给他们一个融入大明,成为大明子民的机会,乃是天大的恩德,又怎么能算是恶事!

  有良知的大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干脆摆明了车马支持朱厚照,这就导致朱厚照干的事情基本上没人阻止,只是没人拿到明面上来说。

  调查朱厚照,欲分析朱厚照的优缺点,为自己东山再起做准备,没想到查到了朱厚照的黑暗面,老朱内心有多震撼可想而知。

  但他并没有借此扰乱局势,给朱厚照添乱,而是选择了继续蛰伏,他明白就算把事情曝光出去,也撼动不了朱厚照的根基。

  顶多就是让朱厚照被那些仁义之心泛滥的儒生唾骂两句而已,对朱厚照造不成任何伤害。

  “既生洪武,何生太武啊!”

  老朱暗自长吁短叹,有一个心狠手辣,并且手腕强硬的子孙后代是个感觉,他算是尝到了。

  就两个字:憋屈。

  被自己子孙后代的狠辣手段吓到不敢动作,只能继续蛰伏,老朱内心的憋屈程度已然突破天际。

  老朱口口声声说朱厚照不会长命,可朱厚照什么时候会死,他也说不上来,毕竟太乙金仙,只要不作死,活到天荒地老都是轻轻松松。

  拿着极品宝玉制成的茶杯,喝着最好的松雾云茶,却是失了滋味,只剩下苦涩。

  老朱如此,朱棣如此,朱标亦如此。

  三人没再谈论李善长谋反一事,他们都很清楚,李善长死定了,谁出面都救不了李善长。

  他们只是感叹,老朱家的血脉何其优秀,怎么就生了朱厚照这么个异数。

  李善长谋反一事愈演愈烈,许多各朝遗臣都牵扯了进去,俨然一副要演变成大案的趋势。

  什么是大案,动辄牵连上万人的案子就是大案。

  如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

  为了防止局势失控,朱厚照不得不出面了,而他的出面也意味着契机到了。

  杨宪,胡惟庸带着锦衣卫在李善长的住处搜出了一块“印玺”。

  如此,李善长的罪名便坐实了。

  至于那块印玺是不是李善长的,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是从李善长住处搜出来的就行了。

  朝堂上的博弈,有时候证据只是一个引子,真的,或是假的,有几人会去关注。

  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

  求张月票支持一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