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习_北极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的话题、将合适的访谈对象分了组,等着课间的时候一一展开。

  赵一如还顺带替他们收拾了早饭的碗筷,柳条忍不住笑她:

  “别这么积极,热情要一点点消耗,你这释放的太快了”。

  很快柳条也被惊喜了一回:赵一如学习能力很出色,在柳条的示范下,从大约第叁天独立访谈开始,就渐入佳境。

  她不擅长面对大量人群,可是一旦面对个体,便能激发出不容忽视的共情和理解力,话题转换流畅,从孩子们口中了解到了不少留守儿童获取外界信息的流行渠道和障碍,以及他们对家庭生活的认知和困惑。另外赵一如记性很好,访谈内容不需要现场笔记,后续转车时直接输入电脑记录,往往和录音笔相差不大。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赵一如都会整理好一天的工作纪要,确保“当日事,当日毕”,第二天一上车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有你这个效率,调查怕是一个月就能完成的七七八八”,柳条在周四回程的车上感叹道。

  “都是你前期工作做得好”,赵一如发自内心,柳条对每个村庄、每个学校的踩点都很精准,节省了她大量精力,“孩子们好像都认识你,你应该没少下田野吧”。

  “我一般不用‘下’这个字”,柳条笑笑,“我是浦宁人,田野工作就是回家”。

  原来柳条是浦宁人!

  那既然回浦宁,为什么不去家里住呢?赵一如刚准备开口问就止住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家的,就比如自己,基本可以算作是个没有家的人。

  也或者说,没有家人可牵挂,哪里都可以是家。

  周五的晚上,姐姐们出乎意料地没有上街聚餐,而是早早熄灯睡觉。

  周六一大早,赵一如就被他们乒乒乓乓的动静吵醒。她用尽洪荒之力睁开眼,看见几个姐姐一改往日衣着,穿上了灰暗的冲锋衣,正在收拾背上的大包。

  “这是…怎么回事?”大清早火盆已经熄了,只伸出个肩膀来都冻的够呛。

  “来不及解释了,要不要跟我们一起上车?”圆脸姐姐笑着问她。

  赵一如不知道自己是好奇心作祟,还是“既然醒了也就别睡了”的佛系心理驱动。总之,视早起为生命之敌的她,在这个不需要工作的周六上午,还是迅速起床跟着姐姐们上了车。

  再说了,研究者的休息日,怎么能叫休息日呢?只要好奇心够强,天天都是工作日。

  车子慢慢驶出小院,姐姐们开始分准备好的干粮——一人两片面包、一盒常温奶。赵一如这才从柳条口中听到今天早起的原因。

  小型基金会的维系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柳条供职的机构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创收之道:承接商业化的慈善落地任务。

  比方说,有不少地方政府、知名企业、演艺名人,都有做慈善的意愿,也有这样的必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