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节 琉球之事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八代国王,尚让是他的第二子,年方十六,文质彬彬,年少而聪慧,心向中华,表面却崇敬倭国,熟中倭两国语言,平日穿和服,懂得和歌(倭国的一种艺术),他与对倭国萨摩藩驻守琉球的倭人恭敬,因此迷惑了倭人,又因其年少,对他的监视不力。

  没想到尚让借机发展反倭势力,其中长史蔡令飞、法司阮元沅是中坚。

  他们是天生的反倭派,没办法,不得不反,因为他们祖宗就是明人!

  大明朱元璋洪武“五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期泰等随载入朝,贡方物。”从此,琉球与中国建立起长达五百余年的朝贡册封藩属关系。

  此后不久,朱元璋因怜琉球人向往中华,却惮于海上波涛,特赐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入琉球,以他们的航海技术往来朝贡。这三十六姓中,在琉球声名显赫者有梁、蔡、毛、郑、陈、曾、阮、金等姓。

  蔡令飞和阮元沅就是这三十六姓的后人!

  倭国萨摩藩入侵,说直白点就是倭寇,琉球王国是弹丸之地,军力薄弱,岂可抵抗!(1609年倭人攻入琉球,萨摩藩清点琉球的武器,发现琉球只得五百张弓,还是轻弓力的,三百把长枪、三百付皮制装甲等,这点武力连大明的一个府的军力都不如。)

  倭人刀下,不得不低头,但蔡令飞和阮元沅根本不服!

  我等本是天朝人,岂可事倭!

  倭人算根毛!毛都不如!

  他们非常注意一切能够推翻萨摩藩管治的机会,此次东南舰队即将抵达,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机会,不过阮元沅有顾虑地道:“听往来的商船说这东南府乃大明化外之民,不服王化,目无大明君父,实为海贼,只怕揖盗入门,走了一个恶人又来一个狠人!”

  尚让亦有顾虑。

  倒是蔡令飞失笑道:“再差也比不得倭人差吧!”

  尚让和阮元沅一起点头称是,蔡令飞出主意道:“我等立即散布‘明人来了’的消息!”

  ……

  这消息在东南舰队还没到来之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首里(该城并不是很大),立即扰乱了许多人的心。

  几乎所有的琉球人一片欢欣:“明人终于来了!”

  原来,倭国的黄金白银有多,而明国的物资丰富,互补有余,海运外贸大有可为,琉球群岛占据了有利位置。

  从澎湖、台湾、琉球一线再到倭国,是非常可靠的线路,一路有岛屿座标不易迷路、可以靠泊琉球诸岛,得到补给,尤其是水源,

  琉球王国通过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从中国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锁国状态下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南下安南、吕宋、暹罗、亚齐、爪哇、满剌加等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