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9节 围城初期的战斗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湾的奥斯曼要塞,亦即是当年致君士坦丁堡失守的加拉太堡垒,当时防守该堡垒的是热那亚人,君士坦丁堡与加拉太主要依靠铁索横江来阻挡进攻,倘若能绕过铁索,从水路登陆,进行偷袭,定能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攻破城池。

  于是,穆罕默德二世派人贿赂据守在金角湾北部加拉太镇的热那亚商人,使这些商人允许他们从加拉太镇通过。

  之后,土耳其人在加拉太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是用坚厚的木板铺成的,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靠着这条船槽,土耳其人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奇迹般地将80艘战船拖运到了金角湾的侧面。

  在那里他们架起了浮桥,筑起了炮台,向君士坦丁堡发动了新的攻势。

  加拉太失能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失陷起到了催进的作用,可笑的是热那亚商人打错算盘,在奥斯曼人得到了君士坦丁堡之后,加拉太镇的热那亚商人也被驱逐出境内外,道理很简单,卧榻之侧,岂容外人酣睡。

  加拉太镇则被改名为奥斯曼要塞,与伊斯坦布尔的北边城墙同样通过粗大的铁索横江封锁金角湾的交通。

  奥斯曼要塞是纯军事要塞,与第四军先前攻下的“海锁要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防御坚固,易守难攻的要塞,装备有从白皮进口的42磅大炮,对于普通舰船的威胁很大。

  很搞笑的是,负责42磅大炮的是包头佬雇佣的白皮,他们尽心尽力为包头佬作战,哪怕被敌人包围,生死难测也不后悔,这是何等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论是君士坦丁堡还是奥斯曼要塞,都有好些参战,他们不仅仅是为钱而战,当战役的最后关头,包头佬已经给不出钱,他们还是为包头佬而战,已经超越了白皮与包头佬之间的血海深仇,令人惊叹!

  这些白皮炮手,他们炮术熟练,射击精准,要不是东南军用的是战列舰,也难扛得42磅重炮的轰击。

  战列舰编队在伊斯坦布尔的南边海岸边排出了战列线,一艘接一艘,使用侧舷炮任意轰击伊斯坦布尔城,他们根本不在乎炮弹,从早打到晚!

  相比之下,包头佬的攻击则节约得多了,他们几乎每炮必中,打在了战列舰的舰身上,打出了孔泂,炸起了漫船的木屑。

  击伤船员,甚至让他们丧命!

  那又如何,包头佬无论在陆战还是海边炮战,都相当地憋闷,陆战中虽然枪弹火药用不了多少,但包头佬打不准,海边炮战则不能放开来打,因为包头佬的火药不多了!

  一个诺大帝国的弹药匮乏,还有冷兵器也缺少,包头佬重精神轻物质的策略让包头佬尝到了严重的苦果!

  其实包头佬的军工系统还是不错的,终究比不上中国人,且在遭遇了中国人的全面进攻后,其产业链分崩离析,包头佬的武器装备再难供应。

  如生产一把质量上乘的弯刀,流程是从巴格达矿山的深处提取铁矿石,然后在戈兰高地的熔炉里提炼,由波斯最好的工匠精心铸造,缺一不可。

  但这样的大生产,现在根本不可能,同样地,火药、枪支的生产链被破坏,造成了如今的包头佬守城的窘迫。

  中国人逼迫包头佬,就象包头佬逼迫拜占庭人一样。

  光阴流转,时势转换,今年轮到包头佬要糟!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