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节 红果果的阮大铖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藩王的封地在湖南、另有四位藩王的封地在湖北,八藩王占据了湖广的大部分的土地。

  常言道:湖广熟,天下足,可是湖广熟透的粮食,大半被藩王收进自家粮库,朝廷颗粒无收!

  阮大铖胆生毛,他VS八藩王!

  反正我名声够臭的,再臭一把也无所谓,抱着破罐破摔的心理,他根本不把藩王放在眼里。

  当然,所恃的是湖广布政使袁枢(袁可立之子)助他,总兵黄得功率领的三万新军,还有二万东南军,整整五万精兵为他的后盾。

  于是,他罢除了湖广按察使田大本(天启五年的进士)和武昌知府宋之普(崇祯元年的进士)和十余个州县官员的职务,盖因他们拖他的后腿,不配合。

  一奏一个准,这边弹劾上去,那边就一堆官员丢了乌纱帽。

  按察使的官职在地方上相当高,连他都被罢黜,一时湖广官场肃然,无人敢违阮大铖之命。

  又把桂王朱常瀛派来的长史以咆哮公堂的名义给掌嘴一百,嘴都打烂了。

  桂王朱常瀛就藩衡阳,张献忠入湖广,逃亡,随着官军复进湖广,桂王朱常瀛回到衡阳时发现为时已晚,他的土地被泥腿子们占了,他好不容易才将土地给搞回来,没想到阮大铖要他交税,他不干,与阮大铖干起来。

  阮大铖出动军队,包围了他的王府!

  南京来的诏令,着将朱常瀛关在王府,不得外出,否则,削爵送南京幽闭!

  连王爷都低头了,谁还敢出头!出头者死!

  他动用军队,将胆敢反抗的黄石乡绅张某举族诛除!

  湘潭县乡绅十数人被其捉至县衙枷号!

  ……

  阮大铖在湖广干得起劲,一州接一州,一县接一县的土地产权明晰,让湖广诸藩王心中震恐,M的,朝廷来真的啊!

  他们通过侵占和别人投献得到的土地都要吐出来,岂能容忍!

  他们容易吗,为了得到土地,他们花了好几代人的功夫!

  八藩王派出使者到达京城,与滞留京城的诸王会商,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南阳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鐭、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合计。

  正好有个由头,乃户部以国家危机,财政困难,只发给诸王四分之一的俸给,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颜常武的钱多,但他不想喂猪!

  明朝藩王是“世袭罔替”。皇帝除皇太子以外的其余儿子,全部封为亲王。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儿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其他儿子要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亲王“岁禄万石”,郡王、镇国将军等,均享受不同数目的岁禄。这是固定工资。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朝廷还得进行各种赏赐。有时候,这种赏赐比固定工资还高。

  由于固定工资和赏赐,是按照人口来确定的。因此,大多数藩王都互相比赛着生儿子。毕竟,儿子生得越多,王府的收入越高;收入越高,大家的日子就越好过。因此,明朝的藩王,成为历朝历代最会生儿子的王爷。

  就这样,明朝宗室成员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像雪球越滚越多。根据《天潢玉牒》记载,200多年下来,到明朝后期的天启时期,宗室总人数据说达到了60多万。

  明朝末年的宗室有十三万,这还是经过战乱的“削减”后的结果。

  要养那么多头猪,颜常武不肯花大钱,能拖就拖,能省就省。

  藩王们先向永明帝求情,然而永明帝爱莫能助。

  想造反?

  勋贵们的例子在前!

  硬碰硬是不行的,福王朱由崧狠狠地道:“既然今上不理会,那么就找祖宗去!”

  哭陵!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