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9节 气运之子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拒战,在绵阳城外被被鳖拜射杀。

  他干过大事,当过皇帝,无负此生。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

  ……

  成都位于平原地带,易攻难守,孙可望等人遂弃守向南,主力到达重庆,他们的运气很好,与重庆方面南明军队接上了头。

  四川地重要,颜常武自得南明政权后,派出东南干将秦士奇为四川巡抚,率东南军万余入川,控制了重庆,他按颜常武所教,约束部众,只是恃坚而守,没有与张献忠大战。

  张献忠惧于东南军火枪之厉,没作硬战,双方相安无事,因此就没有了影响深远的“江口之战”。

  平行空间里,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

  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

  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

  这就是著名的“张献忠千船沉银”,落于江口!

  没有此事,此事没有发生!

  因此秦士奇得孙可望等人献上的文书称献银时,看到账单,不由得在座位上都坐不稳当,在室内团团乱转,读书人的修养荡然无存。

  张献忠在四川,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

  之前,他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夺武昌,得金银亦不少。

  有多少呢?

  折合白银四千万两以上!

  孙可望等要求得到永明皇帝圣旨,东南公的谕令,赦免他们,封赏他们。

  结果呢,秦士奇往后方报信的同时,亲到其营以安其心,送军粮接济他们。

  钱这么多,值得跑一趟。

  果不出张献忠所料,等南京方面的圣旨谕令到来,收编大西军残军为官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总兵官,封侯,其余人等,皆有重赏!

  他们献上的巨量的财富被秦士奇亲自率东南军押运,完完整整,安全运抵南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其中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是一枚金光灿灿的虎印,金印之上是身姿矫健的虎钮,印台上阴刻了“永昌大元帅”字样,这是张献忠本人所有,他自封“永昌大元帅”,希望政权永昌。

  还有一枚蜀王金宝,明代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这是张献忠抢来;

  如天启元年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是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为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都水司正银”一百两银锭为明代武冈州征收供工部都水司使用的税银,明代存世银锭多为五十两形制,一百两官银极为罕见。

  大绽银子讨人喜欢!

  成箱的黄金让人震撼!

  时人认为,财富乃天下元气,张献忠的财富归于颜常武,可见他为气运之子!

  ……

  这边明人欢天喜地,那边鞑子们弹冠相庆,他们夺取了成都,乃是霸业之基,自然无限欢喜。

  阿济格召诸酋共饮,庆贺胜利,突接西安八百里加急文书。

  他拆开一看,顿时口喷鲜血,向后就倒!

  诸酋大乱之际,何洛会捡起文书来看,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

  啊,南明东南公颜常武袭破北京,顺治皇帝、摄政王多耳滚都被他杀死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