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有储如此,乃社稷之幸!”

  这话字面上一点毛病都没有,可无论从语气还是表情都看不出来,他有一丝一毫的高兴。是的,没有朱樉当年当垫脚石,就没有朱雄英的今天。

  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朱允炆也倒起了苦水,如今是南宫一言堂的时代,皇帝、太子对他的纵容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为了培养他施政的能力,皇帝、太子,甚至将两陕及甘肃行都司,所有的军政事务都交给太孙。甚至,连他在西北以屠杀无辜牧民,也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还准了他移民充边之策。

  “家业传长子,咱们大明是嫡长子继承制,陛下在《祖训录》中早有明示。”

  “没办法,即便是偏心,咱们也得认,臣子万万死,君王万万年,天下没有不是的君父。”

  话毕,朱樉意味深长的瞧了朱允炆一眼,他太熟悉这种“意难平”了;洪武元年,朱标被立为太子时,他也是这种表情。

  朱允炆是东宫次子,境遇与他当年何其相似。可他比朱樉更倒霉,碰到了个比朱标更心狠手辣的对手,那小子可是个不讲手足之情的,这一点朱樉是有切肤之痛的。

  “允炆啊,不是二叔看你的笑话,你看看,二叔如今也被困在这方寸之间,难以自保。”

  “帮不上的忙啊!唉!”

  很显然,为了自由朱樉愿意与朱允炆同盟;可他不相信朱允炆敢明目张胆的得罪权势日隆的太孙。这对于他,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呵呵,哈哈......,朱允炆放声大笑,笑的朱樉都觉得有些瘆得慌。

  紧接着,他儒雅、俊逸的脸,却显露一丝狠辣之色,冷冷地说:“如果,我能把二叔弄出去,您愿意与侄儿结为同盟吗?”

  有一个问题,朱樉得明白,太孙可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威胁,更是朱樉的。若有一天,他坐上奉天殿的宝座,倒霉的可不止朱允炆一个。

  西征也好,移民屯边也罢,都能清楚看出,皇帝、太子的决心。等那一天,真的到来了,佛祖降临,也救不了他们叔侄。

  沉思片刻,面色阴沉的朱樉,努了努嘴:“如果,你能办到,那为什么不呢?”

  ......,三日后,宗人府经历-长沙王-朱允炆,于武英殿外跪奏陈情,请皇帝以君父慈悲,骨肉之情,怜悯体弱多病的秦庶人-朱樉。

  解除朱樉的圈禁,让其可以大明普通庶民一般,可以行走在应天城,感受到盛世的恩泽。煮豆燃豆其,摘绝抱蔓归之事,岂能在洪武盛世上演。

  朱允炆在殿外跪了一天,仁孝感动皇帝,武英殿内传出一个“准”字,让秦庶人朱樉恢复了自由之身。

  孝是不会有错的,在这个孝大于王法的时代,朱允炆此举既缓和了皇室之间矛盾,还让皇帝不失慈父之名,满朝文武无不交口称赞,让他实打实的收获了一波人心。

  盛赞之下,不知道是为显示公正,还是真的为朱允炆孝心所感动,皇帝下诏,褒奖其仁孝之心,特加恩旨,晋其为荆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