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有心思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命。这人啊,争不过命,该认的时候,就得认。

  感受到朱棣再给他敲背,朱棡低声说道:“都说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依着为兄看,历代帝王能与李世民相比的,也只有父皇。”

  “老四,你想过没有!太孙这般年纪就如此出息,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从前,在诸兄弟中,最像皇帝的是朱棣,兄弟们都认为,如果不是有大哥在,父皇一定会选择老四为皇储。帝王总是最偏爱最像自己的儿子,这在正常不过了。

  可有了这位太孙,一切就不一样了。别说他的天分,比朱棡、朱棣等人要高,就算比他们差,位在嫡长,皇帝也会另眼相待。

  就说这次北伐吧,主帅板上钉钉应该是朱棣,可到了武英殿老爷子那,一切就都不一样。在他老人家那,这孙子就是比儿子重要。

  朱棣也微微一笑,澹澹道:“是,三哥说的是。太孙是皇上的嫡孙,即嫡且长,自然不会差!”

  老三的为人,朱棣还是了解的。这是个眼界奇高,心高气傲的人,这世上除了父皇、太子,没一个人是他瞧得起的。

  如今,他的身子骨不行了!犹如风中火,雨里烛,咳嗽的都快把肺吐出来了,还能剩下多少日子,就得掐着手指头算了。

  朱棣能听出来,他这番话是肺腑之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言不谬。同时,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王妃徐妙云。

  王妃常常劝他,人争不过命,有些事是不能想。想想就是杀头的罪过,对他自己,对燕王府,都不是好事!

  这顿饭,除了蓝玉、朱楩这些南宫人吃的畅快外,剩下人,包括宁王等都吃的有些堵,纵然皆是山珍海味,到了他们嘴里也如同嚼蜡。

  散宴后,各怀心思的他们也都匆匆而去。唯独燕王朱棣,被太孙留了下来。朱雄英还提议,他们叔侄二人去城头吹吹风,醒醒酒。

  望着北平城的万家灯火,朱雄英长长出了口气,面色深沉的说:“多美啊!咱们熬更守夜,宵衣旰食,不就是为了这样的夜景吗?”

  是的,甭管是朱雄英,还是朱棣,虽然所处地位不同,但政治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富足安康。

  恩,点了点头,朱棣随口回道:“殿下比臣强,臣在殿下这般年纪时,便只知道好勇斗狠。还是中山王敦敦教诲,才让臣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

  这么多年,朱棣第一次正视这个侄子,不知道是血脉的原因,还是酒的作用,他恍忽的觉得,这个孩子竟然跟他这般的相像。

  要是把他与高炽调换位置,似乎更通情理,毕竟性格摆在那呢!可惜啊,可惜他不是本王的儿子。唉,如此良才美玉,便宜了大哥,太可惜了!

  “雄英,上谕,四叔也看了。皇上的意思,我也该明白!”

  “你放心,你四叔再湖涂,也知道这江山是朱家的,不会跟蓝玉那混货一般见识的。”

  不愧是永乐大帝,这心思就是灵透,喝了这么酒,思路还能如此的清晰。的确,朱雄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剥夺庆王、谷王率护卫出征,就是他给朱棣提的醒儿。

  如果,他要是不识时务,那就跟二王一般,坐在北平城吃喝好了,这仗是没他的份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