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二章 常升的友情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上。朱蓉临终前留下过话:她欠常升的,下辈子结草衔环报答。

  送刘奉义时候,他抱着孩子哭的是肝肠寸断,常升跟他从小一起长大,从来就没见过他这么伤心。

  就是因为刘、朱二人,一流放一死,让常升心里系了疙瘩。先帝也好,蓝玉、常茂也罢,甭管是谁,给他张罗亲事,他都找借口推了。一直过了很多年,常升才走出来。

  可就是这一次,刘奉义彻底废了,在边地服役时候,就只是借酒消愁,跟摊烂泥一样。就他那点饷银,要是没有常升在暗中照拂,别说喝酒了,他早死于军法了。

  洪武十六年,礼部右侍郎朱同辞官致仕,并于同年病逝,临终将刘晃托付给忘年交-常升。而刘晃呢,是常升看着长大的,又是故人之子,自然多加照拂。

  “这些年来,臣一直悉心的调教刘晃,将自己毕生所学,尽数都传给了他。”

  “就是希望他能吸取他父亲的教训,作一个对家国有益的人。”

  为了刘晃的前途着想,常升刻意压低了他的战功,到百户为停止了。西征抵御东察哈台汗国时,推荐给朱雄英,在中军骑兵当副把总。

  洪武三十一年,朱雄英登基大赦,刘奉义被赦免,常升就把他弄到了清凉山,当个火头军,管管这吃喝,也让他离儿子近一些。

  “人都说,君子温润如玉,君子和而不同,可这么话在臣眼中,都是虚的。”

  “陛下从前不是说,臣执法过厉,麾下的将校惧臣如虎!是的,臣就是怕他们一不留心,走上刘奉义的老路。”

  “人不能犯错,人只要犯过一次错,这辈子步步都赶不上,可惜了一身的才华。”

  在朱雄英眼中,这位二舅父是个极有智慧的人,那怕是他的亲舅父蓝玉,也得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其平等的对话。

  朱雄英崛起之前,常家能在将门的夹缝中生存,不是靠常茂与冯胜的关系,恰恰是他在背后苦心经营。

  能让常升这么自负的人,赞不绝口,且愿意放下面子,替他们夫妇栽培刘晃,那个喝得五迷三道的刘奉义,还真的让朱雄英觉得惊奇。

  不过也是,天下之大,奇人异士太多了,也说不准那就猫个不世出的大才。

  “舅舅,你把刘奉义弄进军事学院,可不是让当个火头军,守着儿子过日子,那么简单吧!”

  “还是陛下知臣,臣原本是想,让他在这些良才美玉中,选一两个人,教两个学生。”

  但现在看来,过去了这么多年,这家伙依然是放不下。这个人,彻底的废了,常升也是失去了耐心,急于让他振作,才动手打他的。

  可惜了,一代儒将,就因为过不了情关,彻底沦为废人。常升是为朋友可惜,也为国家可惜。

  “他不是火头军吗?走,咱们尝尝去,朕看看这酒鬼,做的是人饭,还是猪食!”

  朱雄英看得出来,刘奉义与朱蓉的事,被常升引为平生憾事,心里也系了疙瘩。既然舅舅掰不直,那咱就给他个脸,看看皇帝行不行,助人是快乐之本嘛!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