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战争中的急流!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小了,体力精力大不如前,鬼知道哪天一个不对,就有无常来索命。

  大明朝需要一个年富力强的皇帝,同样的明军也需要精力充沛的大将军。从各方面的条件讲,徐允恭无疑是二代中,最合适的人选,所以蓝玉放弃了三个外甥。

  蓝玉把他俩叫到山坡来,不仅是为了看战事,更是想跟两位老友淘一淘心窝子。

  与其被时势淘汰,不如急流勇退;蓝玉争了一辈子,从在他姐夫常遇春麾下当小校时就在争。此役之后,蓝玉就不打算再带兵了,领个闲职养老,看着皇帝他们把国家推向新的盛世。

  当然,作为老友,蓝玉善意的提醒他俩,别跟傅友德、王弼学,皇帝虽然敬老,可他俩也不瞅瞅,自己多大岁数了,该给年轻人腾位置了。

  现在是永诚朝了,不是洪武朝,不需要七八十岁的尚书,更不需要老态龙钟的大将军。

  “跟傅友德、王弼比,咱们不是最老的;但跟徐允恭、常升他们比,咱们也不是最年轻的。”

  “人都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咱们该退了。”

  蓝玉这话,盛庸、平安都不由点头,凭心而论,皇帝对他俩真是没得说。公爵,从一品的建威将军,兵部尚书衔,一个节制五城兵马司,一个主管全军的军需。

  其实,他俩干的这活儿,别人来了一样干,也许还能干的比他们好。可皇帝是个重情义的,念在先帝、仁宗的情分,对他们的恩宠,是日益累增。

  “蓝玉,你这个老东西,洪都之战那么惨烈,你都死不了。”

  “外孙当了皇帝,富贵萦身,还给我们来个急流勇退。怎么好事都轮到你了?”

  平安是先帝仅存的义子,资历与蓝玉差不多,打的仗也不比蓝玉少,可混来混去,还是混成了蓝玉的晚辈。然后,让这家伙拿着长辈的架子,给他做思想工作!

  凭什么啊!他平安凭什么就比蓝玉这老无赖觉悟低?这告老的本章,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蓝玉再抢先了!今儿他回营就写,跟着战报一起送回应天。

  而盛庸也立即附议,正色言道:“俺也一样!”

  老友们如此,蓝玉还能说什么,只能摊了摊手,由着他们抢这个先。占了这么多年的便宜,他得谦虚礼让一次了。

  这边话音刚落,便传来了阵阵急促号角声,竟然是收兵!

  正在三人疑惑之时,中军的一名副将,急吼吼的跑了过来,单膝跪地禀告:前军指挥使-徐膺绪,赤膊上阵,披坚执锐,亲率前锋攻城。

  但奈何燕庶人部将-张武,骁勇异常,抱着徐指挥使从城墙就跳了下来。都摔的不成形了,徐大将军随下令鸣金收兵。

  平安手里的棍儿直接脱手而落,不敢置信道:“徐家老四阵亡了?”

  唉了口气,盛庸摇了摇头:“完了,完了!朱棣这是逼到允恭的底线了。”

  原本,只有朱棣及北平十七卫死就可以了!可朱棣还了他一手,杀了徐允恭仅有的弟弟,那这火可拱大了。徐允恭停止进攻,可不是示弱,而是他筹划报复!

  “朱棣啊朱棣!到了这份上,还要不知道放下,他是非把北平变成废墟啊!”,话毕,蓝玉对二人招了招手,向中军帅帐走去。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