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四章 心平气和的叔侄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和!全被你占了,四叔也只能勉力为之!”

  “不过,皇上能这么心平气和,的确在本王的意料之外。我还以为,你会歇斯底里呢?”

  说毕,朱棣的目光落到了仁宗的牌位,走上前去跪了下来,面带伤感,恭声言道:“燕王朱棣,叩见大明仁宗皇帝陛下。”

  “大哥,臣弟回来了!”,原本朱棣以为他再回到应天,会是王者归来,可谁想到竟然是一介囚徒。

  不过,总算是回来了!能在朱标的神位面前,磕三个头,就算跟大哥赔礼了,叔叔欺负侄子,他对不起大哥。

  至于先帝那,让他去,朱棣也不想去。老头子偏心,一心弄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太子之后有太孙,嫡长子就能保证每代嗣君的质量吗?

  换成他当皇帝,一定比朱雄英这小毛孩,将天下治理的更好。要不是,占着嫡位,手握玉玺,靖难这一仗,他能输吗?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朱雄英也有儿子,将来也会有更多;朱棣倒想问一句,朱雄英是坚持传位于嫡,还是传位于贤呢?太祖只重嫡庶,不分贤良,朱棣最不服的就是这点!

  “四叔,朕承认你若当了皇帝,也必定是一朝盛世。”

  可这一山容不得二虎,朱雄英也想当皇帝,叔侄俩都盯上了奉天殿的那把椅子。是,他比朱棣幸运,占了嫡位,顺位继承。

  但朱雄英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曾经就在这间殿里发过誓,要用他的一生改变大明亿兆黎民的命运。

  “朕要让大明,成为有史以来,最强盛的帝国!可要达到这个目标,朕就要剪除一切阻力,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那怕这种集权制度的存在,会在儒道昌行的世道带来质疑和争论。但朱雄英认为,这是保护社稷和百姓最好的方式。

  而削藩就是第一步。太祖分封诸子,定《皇明祖训》,作为孙子,朱雄英想碰,却碰不得。而朱棣这一反,不仅让他有了借口,也替其竖立了君威。

  “现在你该明白了,朕为什么会在袁共示警之后,依然坐视你起兵了吧!”

  是的,从成本来讲,让张昺等人在起兵前按下他,一样能治朱棣的罪。可朱雄英放了一张大网,想捞的也不止朱棣一个。

  张昺、谢贵、张信等人,都是他故意放出来的鱼饵。唯独可惜的是宋成,他的死差点打乱了朱雄英的计划。

  好在结果是好的,踏踏实实的一场大捷下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诸王下手!

  呵呵,“先帝在天有灵,要知道他的太孙,是这样的独夫,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将来的青史之上,也会写上,永诚一朝的皇帝,阴毒诡谲,设计亲族,弑叔杀弟。”

  朱雄英微微一笑,随即答道:“四叔,话别说的这么难听,换成你当皇帝,你就比朕做的更仁义?”

  恩?朱棣怔了一下,仔细一想,也随之点了点头。是的,皇权在手,谁又能允许自己的卧榻,有人觊觎呢?

  成王败寇,多说无益!死期将至,朱棣不想多说什么,只求大侄子一件事。孩子是无辜的,朱瞻基话都说不利索,对他没有威胁,请饶他一命。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朱棣还很认真的行了君臣大礼。这个礼,是朱雄英成为太孙以来,朱棣最虔诚的一次。

  叹了口气,朱雄英摇了摇头:“四叔,等他长大了,他就会知道自己姓朱,身在皇室,何来无辜!”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