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八章 四明学院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应试环境。

  可四明书院,却一直坚持以八股授课,认为八股是金科玉律。所谓千变万化,不离其中,朝举再改也要从八股中衍生。

  道理,张翼是明白的,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得通。那些抢着把儿子送来的官宦豪绅,看中的不是四明学院的教学,而是那些四明书院已经出仕的官员。

  人情世故嘛!有了四明书院这块金字招牌,入仕之后,同门必然亲近,也定然会享受到不一样的照顾。

  唉,“你说的,老夫那里会不知道。可八股是正途,朝廷迟早会恢复的!”

  “可在恢复之前,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坚持住圣人的理念!”

  不在多话,继续批阅试卷。嘴上不说,可胡樽心里却认为,皇帝废八股是个错误的选择。他太年轻了,把问题看的太简单。

  治天下,离不开文人,而用文人,八股无疑是套牢他们的最佳途径。皇帝的肆意,早晚会自遗其咎,就怕他再想起八股就怕为时已晚了。

  但胡樽是读书人,读书人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忠君报国,辅弼天子,安定天下。天子怎么做,他管不着,但四明书院的事,他说了还是算的。

  等国家再度需要八股人才之时,便是四明学院大发异彩之日,所谓厚积薄发,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耐心的等下去就好。

  可等他翻阅到朱雄英叔侄的卷子后,灰暗的眼睛见见亮了起来,惊喜道:“谁说八股没有希望了,这不就有两个么?”

  老山长话,立刻引起了其他教习的注意,也都围了上来。仔细端详着这两篇能得到山长赞誉的文章。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山长的眼睛还是跟从前一眼明亮。好文章可活死人、生白骨,这两篇浑然天成,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文采。

  一人笔走龙蛇,大气磅礴,全文尽释儒学之道。大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之意境。另一人,飘逸俊秀,恬静闲宜,夫为不争贯穿始末。

  “以八股取士的标准来看,这二人的天分极高,稍加调教,定可问鼎三元。”

  “哎,刘兄这话以偏概全了,从文章来看,此二人思路清晰,灵活机变,就是现在去考,也未必不中。”

  就在诸教习兴奋的点评之时,胡樽便翻起了名帖:朱英,朱辛。方家推荐来的,是他家的外亲。

  “定二十人!点评就交给你们了,老夫就不操心了。”

  “至于这两位学子,明日一早,去方府给老夫请来,老夫要亲自考校。”

  新朝举行了两次科举,四明书院都没有出过出类拔萃的人物,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的成绩,也是一路千丈,一年不如一年。胡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济于事。

  可有了这两个年轻人,情况便不同了!他要倾尽全力的栽培,甚至去讨饶供奉也不在话下,一定要在下次考试中独占鳌头,重振四明学派的雄风。

  一想到四明学派的弟子,能在下次的科举中大放异彩,其他学派的嫉妒要死的神情,胡樽的心情美丽起来,美滋滋的端起茶盏,将里面茶水一饮而尽。.....。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