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四明山之乱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官军也没能留下他们,留下了十几具尸体,他们还是裹挟一部分《江山百景图》逃了。

  那一夜,四明学派搭上了二百余学子的性命,元气大伤。这做学问的,不像军队招兵,补齐人头早晚能练出来,做学问的,都得千里挑一才行。

  “陛下,您是知道。即便出自同门,各学派之间的较量,也很是激烈。”

  “损失了这么多人,四明学派的招牌就要砸了,老夫心疼啊!”

  说着说着,袁观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痛心疾首的详述,倭人走后,发生的怪事!

  那些负责着书的供奉和学子,变的更奇怪了,开始没日没夜,不满不休的复写,被夺走的部分。写着写着,便癫狂起来,先后以各种方式,寻了短见。

  整整三十五位儒学大家,就因为这么一部书,把命都搭进去了。四明学派损失大部分骨血,从此在学派之间处于劣势。

  袁观是一夜白头,可却只能砥砺自己卧薪尝胆,扛起四明学派的大旗重整旗鼓。后来,赶上大明立国,政治环境稳定下来,恩科频繁,四明学派也渐渐的恢复元气。

  刚开始王婆说发现骨头时,袁观只以为是谁做了不可告人之事,并没有往陈年旧事上想。直到朱雄英拿出来的牌子,他明白了,上村琰五郎又回来了。

  看袁观跪在地上,叩头请皇帝为四明学派的人报仇,朱雄英当即抬手示意胡樽将老供奉扶起来。

  笑道:“袁老先生放心,朕此次南巡,就是为了剿灭倭寇。只要是倭寇,朕绝不放过。”

  话毕,便要袁观派人,将尘封多年的静苑打开,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能逼疯三十五位儒学大家。

  至于,鬼神之事,就不要说了,朱雄英师从法家,他只看事实,始终奉行实践见真章的道理。

  看热闹的朱梓,一把薅下了劳什子假发,帮腔道:“老先生,陛下都答应帮你报仇,你咋还扭扭捏捏的呢!”

  别看老头说的热闹,哭的也声泪俱下,可朱梓却是半信半疑。别忘了,他们是来查四明学派与官员们联系的。

  现在,没查到四明学派的把柄,反而还得帮他们去找倭人,这是不是有点扯?

  在去后山的路上,朱梓扯了下大侄子的袖子,低声道:“陛下,你不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么?”

  呵呵,“八叔,你都看出来,朕看不出来吗?那老头,没说实话,至少不是全部的实话!”

  是的,朱雄英一早就听出来,虽然故事听起来没什么毛病,可上村琰五郎是谁引到四明学派的,又是被谁收入门墙的,都被刻意的掩饰了。

  而且,那三十五儒学大家,他们是进去修书,不是坐牢,崇礼庄不仅要管他们的衣食住行,还是配一堆人伺候、整理。

  书出了问题,应该是很容易发现的,为什么要修订之后,才把问题凸显出来呢!

  既然问题是出在那部书上,所有的事都因此而起,那为什么不去一探究竟呢!也许答桉就在书里,朱雄英倒想看看,这部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妖典。......。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