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父慈子孝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然点了点头,朱雄英拱手回道:“父王,儿臣心里有数了。此事,到此为止。”

  呵呵,“好,我儿懂得这个道理就好。你放心,常森,孤会设法弥补他的。”

  朱标父子于车驾中达成共识之际,应天皇城-武英殿内,皇帝-朱元章,正与韩国公李善长对弈。棋桌一旁摆着两份本章,一份是太子所上的得玺奏疏,另一份是长兴侯耿炳文的密奏。

  两份本章加在一起,详尽叙述了朱雄英这半年多来的表现。带兵作战,制作火炮,生擒张思道,逼降伯也台部,从哈剌章手中夺取传国玉玺。每一件都精彩不已,让人拍桉叫绝。

  “百室!世人皆云,你随朕征战,出生入死,制典修史,定大明官制,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朕不怕你生气,刘伯温若是中书省的丞相,你的这些功劳,他也一样能做到。”

  皇帝这话,李善长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深以为然。他与刘伯温斗了半辈子,虽然政见不同,但对于青田先生,他打心眼里还是佩服的。

  凭着刘伯温的功劳,在中书省做个丞相,那是绰绰有余的。他李善长能做的,刘伯温也一样能做到,对皇帝来说真的没什么区别。

  落了一子,朱元章老神道:“可朕今儿要说,你对大明最大的功劳,就是为我朱家培养了一位嗣君。”

  在朱元章看来,天子是要有天命的,拿他自己来说,一个放牛娃,要饭的和尚,能扫灭群雄,开创一朝,就是天命所归。

  大明能得到传国玉玺,证明大明皇朝是天命所属。而朱雄英能有机缘得到,也必然是上天所卷顾的。

  在开国之初,朱元章就亲定了《祖训录》,立嫡立长,朱雄英是嫡且长,又为国家建立了军功和殊勋,晋为太孙,理所应当。

  提到朱雄英,他最得意的关门弟子,李善长会心一笑。笑着回道:“虞王英明睿智,头角峥嵘,陛下有个好孙子啊!”

  老实说,李善长在朱雄英身上,真是没花太多心思。这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朱雄英太聪明,少年老成,举一反三。

  不到三年,就将他一身的权谋之术都学了去。如果,不是为了磨他的性子,李善长早就上本,让虞王出师了。

  “这两年看他办差,处处惊人。老臣都有些恍忽了,他这般手段的人,竟然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

  哈哈,指了指李善长,朱元章笑道:“善长知我心矣!”

  如果,他不是咱的长孙,太子的长子。这般妖孽的少年人,朱元章的反应就不是在这里坐着聊天了,而是亲自操刀,干掉他,以绝后患。

  “朕知道,太子并没有将全部的内情上报,这是他的一片孝心。”

  “锦衣卫,办事是越来越没谱儿了。潭王的事竟然办成了这样,是该整顿一下了!”

  说到这,朱元章突然异想,如果将锦衣卫交给朱雄英,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反正他的三护卫一直都没着落,所幸把锦衣卫交给他。

  还能改改风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涤荡一下风气。再这么搞下去,除了遣散,真是没什么法子了。

  李善长倒是觉得无所谓,不管是酷吏衙门,还是军卫,关键还是看在谁手里,怎么用。虞王“手脚”利落,管教他们正合事宜。

  是以,随声附和:“陛下是一片舐犊之情。老臣以为可圣心独运,予取予夺皆在陛下一念之间,臣工们必然欣然景从。”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