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落寞的蓝玉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附和太子、太子妃,从来都没把他放在心上。

  蓝玉的想法与一些朝臣一样,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太子做了皇帝,吕氏这么受宠,朱雄英这储位,能不能坐得稳,那可要另说。

  而像宋忠等这些追随自己的将校,当然是不能忍受了,给蓝玉难堪也属正常。

  哈哈,亲自扶起蓝玉,朱雄英笑道:“凉公,入座,喝茶。”,话间,还摆手示意宋忠等将校退下。

  “太孙,锦衣卫的茶,臣倒是第一次喝。”,蓝玉怎么都觉得别扭,在这种丧气的地方,能喝出什么味来。

  不过,蓝玉还是要恭喜朱雄英晋位太孙,九月十五册封大典一过,他就要与太子一般,辅左皇帝处理国务了。

  这是个好事。蓝玉替自己的姐姐、外甥女高兴,也替常氏一门高兴。常茂、常升兄弟,如今不也受到了重用在西北领兵么!

  “说到常家,臣听说老三中了一铳,怎么样,伤到肺腑没有?”

  挽了挽袖子,提起一边净手,朱雄英一边回道:“幸亏他的心脏长的地方与别人不同,否则咱们就要给他烧纸钱了。”

  拿着毛巾擦手的朱雄英,坐在蓝玉的身边,澹澹道:“孤把他安顿在西安养伤,伤好后,就近在西安带兵了。”

  “他与凉公不同,还年轻,缺乏历练。有两位舅父在,他也能收敛脾性,安心实务。”

  论起打仗的本事,常森跟蓝玉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说的更不客气点,有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蓝玉这般军功。可他胜就胜在忠心,而且这忠心是对朱雄英一个人的。就凭这一点,便值得他花心思去培养。

  而蓝玉当然能听出来,朱雄英话中的意思。蓝玉是东宫的心腹没错,可这辈子也仅仅止步于次。等朱标这一代过去后,蓝玉也将垂垂老矣。

  不管蓝玉心里怎么想,亦不管蓝家有多少英才,除了回凤阳养老,再没别的什么出路。

  点了点头,蓝玉起身告辞,走到门前,回头说了一句:“雄英,别记恨舅公势利眼,舅公也有难言之隐。有些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是蓝玉利益熏心,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了升官发财,非得靠向了太子妃吕氏,与黄子澄等人一般把所有的宝都押在朱允炆身上。

  而是朝廷波诡云谲,后宫争斗血腥无比,太子年轻,很多事都是说不准。朱标与皇帝不同,他是个把权柄看的很重的人。登基之后,怎么能容忍一个随时可以取代自己的储君呢?

  蓝玉是军中大将,手中重兵,又是太孙的至亲,他要是像常森那般与太孙走的那么近,势必让太孙的势力成倍增加,更会加剧父子之间猜忌。所以,他只能虚以委已,以待来日。

  可蓝玉没有想到,仅仅不到十年时间,成人的朱雄英,头角峥嵘,又建立了军功,已然有了明君风范。

  而自己一肚子的苦衷,却无法倾诉,只能埋在心里,忍着,再忍着。这大明朝将来,最吃香的老勋贵,便以韩国公李善长一系的老臣、子弟了。

  瞧着蓝玉神情寂落的走出衙门,蒋瓛却很狗腿的进言:“殿下,这可是拉拢凉公的好机会,您?”

  撇了蒋瓛一眼,抖开袖子,朱雄英却告诉他:“政治只有输赢,没有对错。他站错了队,没有机会了。”

  悍将-蓝玉,再勇悍,也只能于此。只有朱雄英在储君的位子上一天,他就能只能抱着笏板,在奉天殿傻呆呆的站着。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