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都御史与凌汉有什么矛盾都是次要的。朱标真正感兴趣的是,朱雄英到底拿住了他什么把柄,让詹徽这个强项令态度回转如此之快。

  可朱雄英却端着袖子,什么都不肯说,只是让朱标去问皇帝。恭谨的样子,与臣工无异,不喜不悲,这要换成朱允炆,早就撒娇讨赏了。

  见自己外甥立了功,替君父解了忧,一点赏赐都没有。坐在靠车辕位置的常森,抱起了不平。

  直说詹徽表面上是奉公守法之臣,实际却是个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小人。让虞王来治他,完全是大材小用了。

  “胡闹!詹徽是左都御史,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凭你一介散员,也敢在君前臧否人物。”

  “还不出去,君前失仪,是你的脑袋能担待的么?”

  从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吴元年开始,朱标就已经以储君之尊,参与国事,至今已经二十三年了,储位稳固无比。

  满朝文武,天下百姓,无不以君礼待之。在那个“时间线”里,他要不是死的早,哪有朱允炆、朱棣什么事。

  如果,朱雄英的母亲常氏还活着,常森失了礼数,最多一笑置之。可现在东宫的太子妃是吕氏,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拿朱雄英来说,朱元章活着,他是皇嫡长孙,是国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这条时间线,如果朱标不死,那这大位就不一定是他的啦。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也未必不会在本朝上演。别忘了,吕氏扶正之后,她的孩子也是嫡子;没娘的朱雄英能不能斗的过枕头风,还是件难说的事。

  就像他老师-李善长说的那样,朱雄英十岁之后,之所以没按照《祖训录》册封,吕氏可是有着很大“功劳”的,他不得不多加小心。

  见常森伸了伸舌头,屁都没敢放一个退了下去。朱标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不悦道:“雄英,在为父面前,你整的什么景儿!”

  “天家先君臣,后父子!儿臣都这么大了,要是再不注重礼节,该被人嘲笑了!”

  朱雄英回答,显然并不能让朱标满意,车驾中又没有别人,扯什么君臣纲常。他这小子就是跟咱疏远了,故意卖关子。

  “君也好,父也罢!孤让你说,你就得说!”

  这也就是他儿子,换一个人,敢在他面前玩这套,朱标还能这么有耐心的问,早就收拾他了。

  “非说不可?”

  “你说呢!”

  唉,朱雄英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储君,继承宗庙社稷,理所当然!可历朝历代的储君,即便是捧着诏书,也不一定能顺利继位。

  吸取唐、宋两朝的教训,大明立国之后,皇帝不设东宫僚属,一应官职,都由朝中重臣兼任,以便朱标监国,节制朝中文武。

  而作储君,最主要的就是能压得住军队,朱标是开国太子,与老将们的关系都好。只要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