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武德殿夜议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出来,兀纳失里的称臣,无非是为了麻痹大明,为东察哈台汗国争取调配兵力、粮秣的时间。

  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天要多少物资,而且还是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要么是东察哈台汗国去岁的收成不好,要么就是受到邻国的压迫,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总而言之,他们既然敢明犯大明,就说明其志在必得的决心,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打草谷。”

  “而且,璟以为,兀纳失里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四处游说诸部,与大明为敌,继续割据西北。”

  这份军报,是半个月前发出的,也就是这半个月内,宋成、刘真、濮玙部,兵力不多,给养不足,又身处诸部的环视之下,打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反正刘璟是不看好前线的战事,拖拖拉拉的,结果就只能是人、地两失,所以他对太孙急切的态度,表示赞成。军情如火,必须急救。

  见死不救,不是明军的传统。皇帝就算喝大了,也不会坐视大明子弟战陨于边塞。朝廷要议的,无非是谁领兵,出多少而已。

  可今儿晚上,议的却很有分歧。兵部以为,宋公-冯胜,曾耀兵西北,熟悉那里的地势、民情。而东宫则以,两陕之军,多为凉公旧部,此战又许从此调兵,是以凉公最为妥帖。

  不知道有心、还是无意,徐允恭、常茂等陕西将官,皆被人忽略不算,他们几个光当了一回“听客”。

  当然,就算他们提出异议,人家也有话说,军中毕竟是讲资历的地方,与二公相比,他们的资历还是浅了一些,没什么竞争力!

  而这两公无论是谁领兵,势必提拔一批心腹掌控两陕的军队,那太孙在控制秦藩后,对两陕军队的调整所废的精力,可就打了水漂了。

  “殿下,臣和允恭,资历浅了一些,争个副帅还行,主帅就。”

  台子搭好了,唱戏的角儿得让给人家,这么怂包软蛋的话,太他妈丢人。常茂的脸臊的通红,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光。

  而徐允恭却比他坦然的多,比不过就是比不过。冯胜虽老,贵在老道;蓝玉次之,却刚勐无比。他与常茂,想比上二人,最少也得十年。

  “外敌入侵,国家受辱,那孤便是大将,这一仗孤去。”

  “冯公他们能把兀纳失里打趴下,孤就要把他们彻底打服。”

  于公,作为太孙,朱雄英不能坐视外敌入侵;于私,两陕的军队,是他的命根子,他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染指,亲爹都不行。

  所以,明日武英殿议事选将,诸官只需要推他上去即可。皇帝、太子那,他自有办法。

  那么今晚,大伙也就别歇了,连夜统计出两陕的兵力、军资储存、调配情况,及战事的推演。想打人,首先得看自己有多少家底,朱雄英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都看着孤干什么,兵力、军资的状况,都在你们脑子里,现在就写,立刻!”

  朱雄英当然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瞪了“多余”的他们一眼,随即拉着刘璟叔侄,让他们说说哈梅里及东察哈台汗国的情况。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