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233,罴玄_骑砍:汉匈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233,罴玄

  白银没有张启印象中的灰,反而更像是后世的那种亮白。

  当然,这跟氧化也有关系,都是新出的银锭,颜色自然是最好看的。

  但由于工艺,这些银锭多多少少都有小坑洞。

  这里的坑洞倒不是人为贪污造成的,而是成锭过程中的自然形成。

  上手。

  张启拿起两块敲了敲。

  而后又看着一整个船舱的木箱。

  即便是他也不由的露出了一抹难以抑制的喜色。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这两条,我算是达成了。”

  “可有均输主簿?”

  “君上,卑职在这。”

  一个中年男人从校尉们的身后走出。

  “今后运银船靠岸需再次称重,由海军校尉,港口主任同时见证,数量,重量对得上才可运回乌桓,抵达乌桓码头,需再次称重,与见银郡给出的数值一致才可入库,否则”

  张启看了均输主簿一眼,后者紧张的后背直冒冷汗。

  “卑职谨记。”

  “嗯。”

  张启点了点头,眼睛有些艰难的从满舱的银锭之上挪开。

  虽然白银不如黄金贵,但这三千斤的白银放在这里,依旧让人挪不开眼。

  现在制造一枚白龙用料不过十克,抵启钱一百,而三千斤白银一百五十万克,能出白龙十五万枚,一千五百万的启钱。

  而这样的船,这里还有三艘。

  见银郡按计划一年能产白银三万六千斤,也就是说,每年,见银郡都能为张启带来一亿八千万钱。

  这还是见银郡初创,等到见银郡日渐成熟,白银提炼技术上去,它能带来的白银也就越多。

  钱山,妥妥的钱山!

  而且以见银山的白银储量,张启怕是用到死都不一定用的完,等他儿子用到死都还能留给孙子用。

  ——

  “老乡,你们这是咋了,咋都一副流民的样子。”

  某郡。

  一名操着本地口音的汉子上前与一群衣衫褴褛破布栏身的难民搭话。

  “世道难啊,活不下去了,地里旱死了,颗粒无收,但税还要交,所以我们这群人结伴逃了,想找个能活人的地方。”

  “这样啊那你们往东边走吧,走到沁水江说不定能有活路.”

  ——

  “诶老乡,你们这是咋了.”

  “哦”

  “那你们往东边走吧,走到三涧河说不定能有活路.”

  ——

  “那你们往东走吧,走到大河说不定能有活路.”

  汉朝境内。

  一名名汉子,或是老者,或是青年奔走在各个难民汇集的地方。

  这些难民从本质上来讲已经不算是汉朝的百姓了。

  他们有了新的名头。

  贼。

  能作为军功的那种贼。

  流民。

  从始至终都贯彻在华夏土地五千年的历史之中。

  往往只需要一点天灾,就能剥夺他们做人的权利。

  为了活命。

  草根能吃,树皮能吃,就连土,也是能吃的东西。

  奔走的那些人自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