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5章 工农_秦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功侯赵佗与太子扶苏于府中秘谈一日。

  待到数日后,太子正式向始皇帝上书建言,欲划分天下徭役、兵役区域。

  “北人戍北,南人戍南?”

  秦宫深处,始皇帝再度打量着扶苏奏上来的文书,咀嚼着奏疏里所提议施行的政策。

  今日的大朝会上,太子扶苏公开上书,引得群臣一阵议论。

  说是议论,其实也没什么反对意见。

  因为这事情只需要仔细思量,就能发现扶苏说的很有道理。

  特别是太子这一次上书准备的十分充分,在奏疏里罗列了许多数据。

  比如上一次秦军征伐河西时,从关中和蜀地征调兵卒和役夫一路耗费的粮食数据,以及从齐鲁之地征调兵卒役夫耗费的粮食数据,还有相关人员的病死人数之类的数据对比。

  这些用新推广的秦数罗列的数据,无不显示着从遥远之地征调兵卒役夫,耗时极长,损耗极大,病死率很高,确实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秦国一向注重实际利益,之前皇帝和众公卿的思维还没有彻底从统一前的区域型国家,转变到统一后的大一统王朝。依旧按照老规矩行事,结果徒增损耗。

  现在被太子一点破此事,朝中就有不少公卿当场站出来附和。

  最激动的还不是太子的岳丈李斯,而是王戊。

  太子手里的数据有一部分就是他提供的。

  作为掌管天下农业税收的治粟内史,王戊这几年为了填皇帝征战的窟窿,头发都不知道掉了多少,每多浪费一石粮食,那都是在要他的命啊。

  虽然实行分区域徭役的政策后,会减免一些地方的赋税,但相比路途上的大量损耗,还是会多不少剩余的。

  有节省粮食的妙招,他自然是举双手双脚的支持了。

  “臣王戊认为太子之言,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策也!”

  王戊之后,其他众卿大都觉得太子之策可行。

  见到众臣皆称善。

  始皇帝也没有拆自家儿子的台,在朝会上点头拍板下来。

  他下诏命太尉府对这次攻打百越的兵员征调进行优化,尽量多选南方之人,同时治粟内史府则商议相应的减免赋税政策。

  说实行就实行。

  雷厉风行,正是秦国的一贯作风。

  只是等到下完朝会回到宫中后,始皇帝又感觉有些不对起来。

  划分天下徭役、兵役的政策乍看之下,确实像扶苏能想出来的,但他还是有些疑惑。

  始皇帝转头看向殿旁侍立的赵高。

  “尚书令,将太子之前的文书呈送一些给朕。对了,还有廷尉和武功侯的也一起。”

  “唯。”

  赵高领命,走到殿门口,转述给自己手下的尚书仆射。

  目送那黄姓的尚书仆射走远,赵高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

  尚书仆射。

  幸好这位置已经换了人,要还是那位廷尉之子担任的话。

  他赵高这个新任的尚书令,绝对是每天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