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三章私谈国事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一天,林家的产业定然安然无事,说句大话,便是以后我不在化州,还是能说上几句话。”

  “安义不要大意,你在化州威望过高,天子已有忌惮,需有所防备才好。”林义真皱着眉头,认真地道。

  江安义心中一暖,笑道:“林兄放心,天子看重税赋,今年化州的税赋定然会让天子满意。”江安义说这话底气十足,今年边市的情况恢复了往年水平,估计税收不会少于三百万,加上田税、商税等税赋肯定要超过四百万,新增了戈壁的金矿和玉石矿,虽然没有摆在明面上,但所得的收益却可灵活处理,往税赋中添个四五十万两不成问题。

  林义真摇了摇头,端起茶喝了一口,没有作声。天子下旨对官员的考绩注重税赋的增长,天子重税赋,却忘了民生,天下官员为逢君之好,拼命搜刮,今年的夏赋比上年增长了三成,这些增长都是民脂民膏。

  “合税为一”后田税每亩只需交纳三十文左右的税钱,约合粮食二斗左右,每亩平均能得粮一石三半左右,对百姓来说免除了杂税后能有这样的收成很不错。肃帝强制天下推行,税赋不减反增,国家和百姓均得益,那些贪官污吏少了好处。治理天下离不开官吏,江安义看到其中的弊处,奏请肃帝适当补贴官吏,肃帝下令田税留存一成作为各级官吏的补贴。

  石重伟登基后,为太后修缮宫殿祝寿,那些送银子的官员事后都得到褒奖,福州刺史杨全栋更是升任了户部尚书,这让不少官员都看到了升官的捷径。等到考绩注重税赋增长的旨意传达到州县,不少人动起了脑筋。

  “各地官员为了升官,拼命想办法多交税赋,有资源的地方加重商税,不少县城对商队开征了入城税,雁过拔毛;再有便是想办法从地里面要钱,“合税为一”之政天下百姓皆知,这一点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为了升官发财,这些人脑瓜子灵通的很。”林义真愤然道:“官府以村中田多者为粮长,负责该区田赋的收缴,完不成任务则由其掏钱补上,不少乡绅叫苦连天,又不好向乡人过份逼讨,只好贴钱了事。饶是如此,各地乡绅与百姓之间矛盾渐起,冲突不断,仅六月兵部就收到各地报来的冲突、动乱多达数百起。”

  江安义心想,难怪林家开始要往化州转移资产,估计看到朝庭有吃大户的苗头,未雨绸缪。历朝历代乡绅都是国家稳固的基石,这样做是从根本上刨自己的根。江安义问道:“朝堂上没有大臣向天子劝谏吗?孔相和段相视若无睹吗?”

  “孔相、段相还有不少大臣纷纷奏本,认为粮长之制伤及国本,应严禁实施,可是户部尚书杨全栋以为‘乡绅富户田连阡陌,平日享受皇恩,亦当为国效力’,吏部侍郎程明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