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章 有一两全之法_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和谦与吕兴文心态稳,想得透想的通,太子和六皇子就没有这么豁达了。

  火总是要找个地方发出去,不敢怪皇上这个执刀人,他们只能把枪口对准贺临这个递刀人。

  只不过现在两党刚被打击,杨和谦与吕兴文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此时不应该出风头,要先消停一段时间。

  而且贺临现在是肃清浙江官场的大功臣,上朝的时候皇上还夸了她,明晃晃对贺临出手,那简直是将巴掌往皇上脸上招呼,谁做谁找死。

  即便要出手,也要暗地里,蛰伏一段时间,等风波过去了再说。

  有杨和谦与吕兴文的劝阻,太子和六皇子暂时打消了弄死贺临的想法,但心里却狠狠给贺临记上了一笔。

  浙江这边,原本在福建的闽浙总督丁立生知道圣旨之后,匆忙回到了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入了狱,浙江后续多的是事情让他忙。

  而何田禄被抓当天,贺临就到了杭州,带着总督署的兵,接连抄了梅承安和何田禄的家。

  别说,收获颇丰,抛开银子,光是搜出来的那些收藏的古玩和名画都值不少钱。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归贺临,在清点完了之后,暂时存放在了巡抚衙门的仓库里,等到案子了结,则会交由户部,充盈国库。

  查抄,清点,向上汇报,一系列工作花了好些天时间。

  与此同时,她交上去关于鼎丰村事件的奏疏,也得到了皇上的批复。

  她这封奏疏写的特别长,大概有一千多个字,详细解释了鼎丰村的事件,以及她的应对处理。

  对于将几个头目斩首的做法,皇上表示了肯定,可关于贺临将其他男性村民也同样砍了的建议,皇上驳回了。

  而给出的理由翻译一下就是:他仁爱,怕鼎丰村的女人没了丈夫,反正事已至此,还是放过那些人吧,毕竟是这么多家庭。

  贺临看完这批复之后,冷声将奏疏丢到了桌子上。

  去他娘的仁爱!

  估计觉得要是杀了那么多人,引起全国轰动,自己被史书写成好杀之帝吧!

  仁爱?只是想体现的仁爱罢了!

  思考过后,贺临还是没有就此放弃,她拿着奏疏,去了一趟总督署,求见当今的闽浙总督——丁立生。

  贺临查抄完梅承安与何田禄的家之后,曾来过一趟总督署,同他汇报清点的结果。

  一般这种事都是同巡抚汇报,总督是武职,手握一省甚至好几个省的军事大权。

  不过如今丁立生既是闽浙总督,又兼着浙江巡抚。

  丁立生是文官出身,但武略也不差,这些年一直主持两省备倭抗倭诸事,虽兼着巡抚,但对浙江民政上的事情插手管的不多。

  贺临会来找他,纯粹是因为他既不属于太子党,也不属于六皇子党。

  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像丁立生这样的封疆大吏,一般是不会轻易站队做出选择的。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