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章 巧遇师姐_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碎瓷,是一门收藏的艺术。

  碎瓷的价值,也远远不是行业外人士能够想像的。

  有些奸商,面对不懂的外行,还可以把修补痕都处理掉,伪造成没有瑕疵的完整古董,按照品相完好的珍品标天价。

  另外,瓷片收藏是一种专业的收藏门类,很多喜欢收藏瓷器的人,都喜欢收藏碎片研究把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国内也有人重视收藏和研究瓷片,但毕竟还是少数人的小众爱好。

  碎瓷片大规模成为瓷友们收藏目录中的宝贝,还是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事。

  东洲市面上古董多,古董碎片更多,行家们对碎片看不上眼,市场上都是乱哄哄论斤称着卖的。

  翟丹感觉这里面有门儿,他蹬着破自行车就往市场北边跑。

  果然,看到有一家卖瓷器的摊位旁边,有两个大木盆,盆里堆着乱七八糟的破烂碎陶瓷片。

  瓷片堆的最上面,还放着一个小木牌,用白粉笔写着:出售碎瓷,六元一斤。

  敢在卖古玩的地方明码标价出售,要么,是摊主认为东西不值钱,要么,确实是好东西不多。

  翟丹支好自行车,蹲下来轻轻扒拉着翻看碎瓷片。

  盆里面,有年头的碎瓷片竟然不少。

  他心里,激动的一阵扑扑乱跳。

  仔细找找,应该可以找出能拼成完整玩意儿的整套瓷片。

  摊主是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见到有顾客到来,那个大男孩摊主并未在意,仍坐在摊位后面的简易小屋里,低头摆弄着自己的事。

  于是,摊位内外,两个大男孩各自专注各自的事,谁也不理会谁。

  翟丹在盆里扒拉几下,翻到一块有文字的陶瓷片,看着表面的涂釉技术,这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

  那时候涂釉技术控制的不好,烧制温度也不够,烧出来的往往东西半瓷半陶。

  再看表面,釉涂料如同未干的油漆,流淌的痕迹还留在器物外表面上,这都不要紧,最令人激动的是:上面还有图案和文字!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有花纹图案的都算是珍品。这个居然还有几个文字

  翟丹眼睛亮了。

  第一桶金有着落了。

  有文字的东西,能有考证价值,这个博物馆最喜欢。这件古董,按照翟丹的经验,如果不碎,绝对是精品,能被评定为一级文物。

  他直接把这片有字的陶瓷片捏在手里,然后按照这种成色,在瓷片堆里找相同款。

  哗啦——哗啦——他扒拉碎片的动作有点大,声音也大,但屋里的那个看摊位的半大小子一直无动于衷,低头忙他自己的事。

  碎片堆里好东西还挺多,年份上也很久远,应该能拼成好几套完整的古董。

  不挑不捡,六块钱一斤。你这么扒拉挑拣的话,十块一斤。

  身后传来一个女孩子好听而又略带不满的声音。

  明显,女孩子看不惯翟丹肆意翻腾的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