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章 教训权翻译_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个子见自己胳膊上的力气不如翟丹大,不敢再和翟丹在臂力上较劲。

  心里暗道:这小子臂力好强。

  翟丹最近听从胡老师的话,为了锔瓷时手能够稳定,每天练习手上的力气,这一个多月的握力器和哑铃训练,不是白练的。

  好好,小子,咱们有理说理,不要动手。你先放开我。

  小个子先态度先软了下来。

  翟丹松手。

  心说敬酒不吃吃罚酒,非得觉得打不过了,才开始讲理。

  逼退小个子后,他问双方:都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小个子把脑袋傲慢的扭向一边,不说话。

  耿小磊气哼哼说道:我刚才正在这里看展出的古代丝绸,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这个人从后面很粗暴的推开了。他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要我赶快到一边去。

  把我推到一边后,我回身一看,才知道他们是要拍照,嫌我挡着他们拍摄了。

  拍丝绸!谁允许的?

  翟丹警惕的问。

  他看见对方已经支好三脚架,架好相机。照相机上,高高树着闪光灯,闪光灯上连接着一根电源线,电源线的另一头,接在一个手提包大小的电源上面。

  需要用到外接电源的闪光灯,功率不会小了。

  很明显,这还是一个大功率的闪光灯。

  博物馆里的丝绸,一般不允许用拍照,最主要原因就是:拍照时会用到闪光灯。

  照相机的闪光灯,会对丝绸陶器表面漆等有影响,引起文物表面褪色。

  根据展出文物的不同,有的博物馆全面禁止拍照,有的博物馆允许拍照,却禁止使用闪光灯。

  因为闪光灯的强光照射下,丝绸里的染料颗粒,遇到闪光灯爆闪,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颜色褪化。

  所谓不可逆转,就是文物能被破坏,却永远不能再被恢复。

  黄色茶色红色的丝绸纤维,会被破坏,褪色最严重。

  白色丝绸被光老化作用最小,仍然会被影响。

  彩陶上的漆遇到强光会干裂老化。

  为了减小光照的危害,一般古代丝绸彩陶等文物的展示厅,光线设计都是很暗的。

  因为光线暗,反而又导致想拍照的人必须使用闪光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宽容度高的数码相机没普及之前,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我刚才问过保安了,没人允许,他们是自己自作主张,强行拍的。

  耿小磊忿忿地说道。

  是这样吗?翟丹问旁边站着的保安。

  刚才耿小磊为了保护丝绸文物不被大功率闪光灯照到,和这伙人吵的天昏地暗,而那个保安就在一旁冷冰冰的看着,一声不吭。

  他们情况特殊,我们不好管,队长保安局促地回答。

  他们就有特权吗?你看看那个牌子,上面写着可以随便拍照吗?

  翟丹生气了,他指着旁边禁止拍照的图标提示牌,高声大喊。

  保安低头不吭声。那个保安的个子,还没有他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