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2章 平平无奇老奶奶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硅单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

  华电公司在特区大搞芯片产业园。

  林新甲:“?”

  圆脸老太太笑着摆摆手:“都退休了,别这么叫了。”

  制造芯片有四大难:

  1.设备。

  “明天去羊城机场接人。”

  行吧,甭管气场对不对,陈工说是,那一准儿没错了……李建昆赶忙迎接上去。

  一拨拨人走过,看起来都不像。

  也是现在最卡李建昆和华电公司脖子的事。

  目前,全球半导体测试机市场,主要被漂亮国的泰瑞达公司,和小日子的爱德万公司所控制。

  “林总,到底接谁啊?”张贵小声打听。

  而后,李建昆意识到倘若能得到这位的相帮,堪比神助,于是赶忙联系首都那边,早前在首都做过的事儿,终于不白干,科协的周主任帮了大忙,这才请动这位大佬出山。

  4.材料。

  “不解聘一些员工?”林新甲问,芯片厂不能投入生产,没有进账,养着现在这么多员工,每个月要搭进去不少钱。

  “现在你看怎么办吧,芯片厂那边没法开工了。”

  而他这个重生人士,恰好明白她的那些研究多么有价值。

  林新甲一脸好奇,被人卡住脖子差点没闭气,这种时候有啥事儿能这么高兴?

  啪!

  挂掉电话后,李建昆从老板椅上蹦起来:

  “新甲,让人把大奔洗一下,里里外外搞干净。”

  说一说一,在这点上,特区领导班子帮了不少忙。

  李建昆提议过去首都接,却被大佬拒绝。

  张贵听罢,下意识整了整衣服。

  倒是不说这位大佬架子大,而是年纪太大了。

  攥着两只小瓶子,总算成功脱身。

  比如在五十年代,她放弃国外公司开给她的一万美元的年薪,带着两个小瓶子,接受了国内能够给予她的二零七元工资,毅然归国。

  那种在芯片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级大拿,几乎没有。

  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人才更是无比匮乏。

  林新甲他们也看了个寂寞,完全看不出从出站口走出来的人中,哪位像大佬。

  还有不少。

  巴统并没有限制华电和内地成品芯片的进口,这个他们也限制不了,头上那些资本大佬不会答应。

  林新甲挠挠头:“可是、材料?”

  一颗芯片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对市场需求的分析,跟随着产品的定义、设计和制造,封装完成以后交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在整个流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测试。

  叮铃铃!

  李建昆暂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随手薅起办公桌上的座机话筒。

  它集成了众多精密的仪器,整体造价也十分昂贵,并不比光刻机便宜多少。

  靠墙的木艺沙发上,林新甲摊摊手说。

  李建昆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向他:“我大规模地培养员工,你还要开除员工?”

  事实上,也不算撒谎。

  一辆黑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