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逐渐疏离的君臣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逐渐疏离的君臣

  【说起萧何,我们便会想起著名的“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

  【西汉元年,刘邦率领大军首先进入咸阳称王。

  此刻韩信离开楚军投靠了汉军,想当大将军。但当他来到汉军后才发现,自己却也只是像连敖一样的小官,有地位,没有权利。

  韩信后来在刘邦手下当了一个粮草官,萧何在与韩信谈论打仗的事情时,发觉他头脑聪明,思路清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却被刘邦给敷衍过去了。

  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汉营,萧何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半夜去追赶韩信。

  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由来。

  之后萧何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当大将军,韩信最终也是在萧何的担保下一跃成为大将军。

  韩信也没有辜负萧何的眼光和信任,他在领军打仗上为大汉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指挥了十面埋伏这场战斗,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楚汉之战。】

  【如果不是萧何慧眼识英雄,刘邦不仅会失去一个极为优秀的统帅,甚至还可能就此多出一个强大的对手。

  不过,萧何虽然举荐了韩信,但最后也设计杀掉了韩信,留下了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传唱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唉.”萧何无奈的苦笑了起来。

  【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

  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

  刘邦显得特别高兴,问:“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说不一。

  刘邦又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

  而项羽唯有范增却不重用,他又凭借什么来赢我呢?”

  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

  论功行赏,萧何被定为首功,封他为侯,食邑最多。许多功臣心里愤愤不平,私下里议论不休。

  他们觉得萧何不经沙战,没有战功,怎么能比他们这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人获得的食邑多呢?

  刘邦闻知此事后,对他们说道:“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

  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

  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

  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