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扫灭六国,一统华夏 (加更,求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加更,求月票啊!)

  【有能力人的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吃得开,李斯在长史的位置上足足干了四年,他的成绩也非常突出。

  经过几年的打磨,李斯成功在朝堂上站稳了跟脚,嬴政对他的能力也甚是满意。

  嬴政为了更好地制衡吕不韦和嫪毐,于是提拔李斯成为了客卿。

  以往秦国的丞相,比如蔡泽,张仪等,都是通过客卿提拔起来的,可见此时的嬴政是非常看好李斯的。

  李斯自然也看的明白嬴政对他的期望,于是他更加努力的工作,把自己的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在嬴政二十二岁举行冠礼的那天,嫪毐起兵谋反。

  结果不用说,嫪毐惨败,随后被生擒,在被执行了宫刑之后,又遭到车裂的极刑!

  嬴政行冠礼后,吕不韦也退场了,原因就是被嫪毐所牵连。

  嫪毐是吕不韦推荐给太后的,弄个假太监过去淫乱后,这样的事情嬴政怎么能忍?

  吕不韦被罢官调离咸阳,不久后便被赐毒酒毒死。

  吕不韦这一倒台,嬴政和李斯终于不再束手束脚,可以放手开干了!

  按理说,没了吕不韦的压制,李斯的权利地位应该更上一层楼才是,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就在李斯混得春风得意之时,郑国派人到秦国修水渠的阴谋被曝光了。

  郑国来到秦国为秦国修水渠,实际上却是为韩国当间谍。

  他们是想借助修灌溉渠这件事儿,阴谋消耗秦国的国力,于是某些人便借机开始谏请秦王,要他下令驱逐一切客卿。

  而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中!】

  【眼看自己就要走上权利的巅峰,李斯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

  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官位和地位,他给秦王嬴政上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奏章——《谏逐客》书。

  在书里,李斯通过谈论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的重要性。

  接着,李斯再谈现实,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这些都是来自于诸侯各国。

  最后,李斯还指出,驱逐来自东方六国的人才,会对秦国将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等等。

  李斯从各个方面来阐述了驱逐人才将会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危害,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抱负和理想的君王,他听进去了,也认识到了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

  最终,秦王嬴政被李斯的上书所打动,收回了逐客令。

  而李斯的这一行为,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还升了官,成为了廷尉。

  不管李斯这一行为只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