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没所言,言必中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没所言,言必中

  【东晋的掌权者中,司马元显就因为颁布不合时宜的政令激起民变,桓玄则设定繁密科条,且政令无常,导致怨声载道。

  针对“晋纲弛紊”“臣道专行”等乱象,刘穆之着手调校矫正法令,刘裕以身作则,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改乱章,布平道”,“威令一施,内外从禁”,仅在两三天内,东晋朝堂的风气为之大变。

  更难得的是,两人因为都是微末出身,对东晋门第政治深恶痛绝,他们共同整顿吏治,依照策试的方式甄别名不副实的秀才、孝廉,重用出身“寒微”却有真才实学的人,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也为后来科举制的兴盛铺平道路。】

  【刘裕和刘穆之两人的君臣相知,引起了刘毅的忌妒。

  刘毅是何许人也?他的发迹史其实和刘裕十分相似,而且还是出生于豪门大族。

  刘毅同样投身北府兵,共同讨伐桓玄,有兴复晋室之功勋,身居高位手握重权。

  而越是相似,刘毅就越不服刘裕,“我以一时之功相推耳,汝便谓我不及刘裕也!”

  然而刘毅多次兵败,却使得他的声望愈发比不过刘裕。】

  【义熙三年(407)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刘毅看到了扳倒刘裕的机会,他建议朝堂要么派遣亲近自己的中领军谢混接替刘裕掌管扬州;要么任命刘裕为扬州刺史,由左仆射孟昶执掌中枢。刘毅想得很美好:要么刘裕放弃自己的根本之地扬州,要么外镇一方受到朝廷掣制。

  “扬州根本所系,不可假人”,“今若复以他授,便应受制于人”,刘穆之一眼识破刘毅的谋划,他建议刘裕两边都不能放弃,要刘裕亲自入朝为己方谋划,“公至京,彼必不敢越公更授余人”,还说了之前的那句“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

  【刘裕入朝辅政,无人敢拦,他还被授予了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兼徐兖二州刺史,得以掌握朝政大权,刘毅的算盘算是彻底落空了。

  更关键的是,刘穆之此时竟然已经预料到了刘毅等人终会与刘裕兵戈相向:“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我感觉这个人跟三国时候的一个人很像!”

  “仅仅把刘穆之归于谋士,或许稍微有些狭隘了。”

  “刘穆之洞察时局,高瞻远瞩,是个不可多得的战略人才啊!”

  【义熙六年(410),刘裕带兵北伐南燕之时,广州刺史卢循起兵造反,刘毅率军拒之。刘裕担心刘毅不是对手,写信相约共同平叛,结果刘毅一意孤行,导致全军覆灭,若不是刘裕、刘穆之回援及时,东晋都城建康可能又一次沦陷。

  平定卢循之乱后,刘裕还安慰勉励刘毅一番,不过两人早已经是貌合神离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