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政策放宽容易,收紧难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政策放宽容易,收紧难

  朝臣觉得外科手术,有伤天和,人怎么能挖开自己的身体,往血肉里面放东西呢,简直灭绝人伦。

  但皇帝却非常支持,不知道养了多少个团队。

  景泰十六年的时候,民间反对声音太大,皇帝裁撤了一些部门,然后就彻底转入地下。

  很多外科手术医生,碍于社会舆论,不得不改行去学中医,或者去军中当军医。

  如今效命的,多是印度、帖木儿、欧罗巴等国人。

  他们都被赐予了汉籍,娶了汉女为妻,在京师安家落户。

  没有人知道,皇帝到底养了多少这样的医者,毕竟内帑是皇帝的私库,花多少钱,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西征军受限于运力,离开江布尔的只有七万人,而运到这里的军费,比运到婆罗洲还贵。

  但种植经济靠天吃饭,灾年还多,只要一场饥荒,就把现在看似富庶的百姓打回原形。

  和王越聊了很久正事。

  “老臣还是认为,人口维持在一个常数比较好。”

  “可他们却不想想,中枢能不收他们的农税,就是因为新地能够支撑生活呀!”

  “少来,你马上就跟朕做亲家了,还什么不敢说呀?说吧!”朱祁钰也头大。

  “没有人愿意为家国奉献的,他们只惦记着自己的利益,不管中枢的难处。”

  “而去年特殊情况,活下来的都是孩子,他们都寄养在明人家庭里,今年都会说了基本汉话。”

  王越实话实说,也是想劝皇帝不要往西了。

  “现在有商业撑着,万一有一天,商业崩盘了呢?百姓又不交税,拿什么养着中枢?拿什么养着大军?”

  “陛下,您开了这次先例,边疆各省都会有兵卒集体上疏,请求回家。”

  王越已经等在这里了。

  “你猜猜,你女儿看上谁了?”

  “陛下,这是大事。”

  虽然圣旨没有申斥他,但这一定成为他仕途中最大的污点。

  而咸海东岸,已经成为明军的基地,从江布尔运到这里的粮食,费用比京师到江布尔还贵,他西征打一年了,初见成效,就被部下背刺了,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

  就让百姓勉强吃饱,还吃不太饱,是最好管的。

  “以后轮值制度也改一下,三年一轮值,期间给军将半个月年假。”

  相当于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五十步笑百步。

  开垦有什么用啊?

  好地方都已经开垦出来了,像黑龙江和吉林,都是富饶的黑土地,开垦出几百万亩良田,肯定不缺人呀。

  王越觉得皇帝多此一举。

  “过几年再拿吧,先派兵上去,强制他们说汉话即可。”朱祁钰也不想要这烂摊子。

  吃军饷和补贴,吃穿用度全是军中负担。

  而且随着工业化的诞生、推进,就会形成虹吸效应,城市化,边疆省人口会越来越少。

  “所以老臣认为,不能再增加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