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5章 断头山伏击战,神秘的高人在现_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已经是五月中旬,距离张异所说的时间点还有一个半月。

  常遇春并不太熟悉北方的战线布局,因为他毕竟不是那场战斗的组织者。

  他能做的,惟有将消息传递给朱元璋。

  让皇帝自己做抉择。

  朱元璋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十八。

  他正在御书房,和李善长等人商讨战败带来的影响。

  御书房里,争论不休。

  朱元璋和李善长都陷入了纠结之中。

  其中,以李善长最为难受。

  大明内部,在洪武三年之后,对于北方的北元政权的应对,一直有两种声音。

  原来这小子又溜到常遇春那里?

  朱元璋将军报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他耍了个滑头,但李善长却明白,哪怕是跟他亲密的胡惟庸,其实也是认可据守长城,反对北伐的。

  他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呈上来,让亲兵出去之后,徐达打开朱元璋的密旨。

  可是,如果大明的军队,能在断头山一战中,扳回一城。

  朱元璋让人进来,摊开这份军报。

  与其如此,不如挟着洪武三年北伐胜利之势,一举击溃对方。

  而从武将的角度而言,哪怕是徐达这种比较稳健的将军,也主站一口气将蒙古人打溃。

  可是徐达这场胜利,成为了文官们反对北伐的理由。

  果然,有了中路军的制衡。

  徐达岭北战败,虽然因为他的以前的战绩,震慑了王保保没有乘胜追击,给了大明军队一个喘息的机会。

  蒙古人设局对付汤和,但自己却成为局中人!

  徐达将蓝玉叫进营帐。

  徐达站起来,刚想叫人过来,去信提醒汤和……

  元军岭北之战带来的士气,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抑制。

  徐达吁了一口气。

  他叹了一口气,大概朝中能与他站在一起的,只有身后御书房里的皇帝了。、

  张异下山,他是知道的。

  东路这边,李文忠一扫颓势,打出几场漂亮的会战。

  徐达顿时汗毛竖起,如果真是如此,这次北伐就要彻底失败了。

  如果汤和不知道的话,是不是等于,他可以利用这场必然的伏击战,打一场翻身仗?

  他将机会留给了东西两个路大军。

  至少这场北伐,不会输得太过难看。

  这样一支军队盘踞北方,大明的国防压力,在未来的十几几十年,会变得非常大。

  徐达回到自己的营帐,叹了一口气:

  “李相的意见,就是学生的意见!”

  徐达唉声叹气之时,外边亲兵报,朝廷有陛下的密旨。

  本来是皇帝让他们过来讨论这次战败的影响,可朱元璋却突然改了主意。

  “你们散去吧,本帅自有计较,蓝玉,你跟我过来!”

  漠北不比山西,陕西那些中原王朝传统的控制区域。

  在这里,大明的军队,有着太多的陌生感。

  “标儿,给朕研磨!”

  朱元璋一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