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_宋氏家族全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岂不好吗?再者我还想拿去给冯焕章先生看看,因为要想革命成功,非全国一致努力不可。北方人士因历年受种种压迫,对于革命思想,不及南方发达,对于总理三民主义救国办法,更认识不甚清楚。我受了总理的命,在北方秘密工作。这几年来,很注意军人中有革命思想的人,冯先生要算一位。他既是我的好朋友,又在北方,且他的军队纪律亦好,战斗力也强。不过他对革命虽具热心但常说没有好办法拿出,我去跟他研究研究,也许能够得到他的赞同,不就可以增进他的奋斗精神吗?”

  孙中山听罢,同意了孔祥熙的意见。

  于是,孔祥熙就由广州到上海,在中华书局印了3万本《建国大纲》,然后北上,在北京南苑同冯玉祥会面。

  冯玉祥当年即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1882年出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其父为下级军官,家境清贫。自小失学,很早就走上了吃粮当兵的道路。1910年任北洋陆军管带(营长)。辛亥革命前夕,冯玉祥受同盟会的影响,与王金铭、施从云、郑金声等人在军官中组织“武学研究会”,以“求知”为名,秘密联络同志,准备起事。武昌起义爆发后,“武学研究会”的青年军官也于当年12月31日在滦州举兵响应,并推冯为参谋长。起义很快失败,冯被拘捕,并被押解回保定家乡。1912年以后,冯玉祥又被重新起用,先后任北洋陆军团长、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陆军检阅使等职。

  冯玉祥1918年至1920年驻兵湖南常德期间,已和孙中山方面的人士有所来往,并初步读到了孙中山的著作,他对孙中山十分佩服。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冯部和广东革命政府的军队结为“友军”,互不攻击。1920年夏,当冯部由常德北撤驻于武汉附近的湛家肥时,冯玉祥曾致信孙中山,述说他对孙的敬仰之情,信中说:“中国已濒于危亡,真正救国,只先生一人。……现下虽厄于环境,但精神上之结合固有日矣。”并表示“今欲追随,乞多指示。”随后,孙中山派徐谦、钮永建带着他的信到汉口见冯玉祥,希望冯“能够一致从事革命工作”,使冯“很是兴奋感激”。1923年2月,马伯援奉孙中山命到北京访冯,冯玉祥亦表示要与国民党人保持往来。

  由于冯玉祥已有倾向广东革命势力的初步思想基础,因此孔祥熙到南苑后,在一次宴席上他便开门见山地问冯玉祥:“你在北方怎么样?”

  冯玉祥苦笑着说:“我不说,庸之见还不明白吗?”

  孔祥熙又问:“你有没有办法?”

  冯玉祥摇摇头说:“在当今这样局势之下,如何能有好办法呢?”

  孔祥熙马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