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闪耀的流星56_顾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在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很强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社会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所以对我们形成和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以及进行鉴别,这件事就显得非常实用,我们常常会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的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我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信念的信息。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甚至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生动的信息,因为易得性启发式判断,比如对于火车和飞机,乘坐哪个的安全性更高,一般人会觉得是乘坐火车,或者汽车的安全性更高,因为飞机似乎很容易出事,而且一旦出事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因为关于飞机失事的新闻太多了,过分的渲染,给人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因为这些新闻具有代表性,容易获得,所以我们经常会忽略了概率。

  还有一个是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直接被忽视,甚至不进入意识中参与加工,自然会记不起来了。

  因此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是那么的诱人,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对一件事情下判断,通常要基于自身的认知以及记忆里曾经可见的信息,当某些信息在记忆中变得模糊,情境不确定时,人通常会分配给这些模糊的信息、事件更多的权重,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认知去弥补完善,填充事实,使自己对于一件事的记忆更加的合理,这就是人通常在解释事物以及自己时,不断地填充,不管是自己建构还是从外界寻找更多的信息去建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合理,没有矛盾。

  一旦存在矛盾,将产生心理障碍。

  所以通常在法庭上作证或者是辩论场中,人们对于一个习以为常的社会事件通常不会真正等到自己掌握所有证据之后才会行动,解释,而是在掌握一定的证据后,根据自己的方式去重组已有的信息或直接在已有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自己再“添油加醋”一把,如此,“合理化”才能达成。

  所以,吴军才会对人没有信任感。

  “学校里的心理健康部没少找他想解决他的问题,但是这个小孩很顽固,根本不配合,你这回应该是碰到钉子了,加油。”杨玏道。

  顾长缨苦笑,“只能看着办了。”初接触看到的问题似乎并不多,但现在看来,这个小孩心里有很多结。

  所以,他这么想要逃离学校也不只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还有学校,同学……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