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复杂局势_造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是在中国首次生产国际水平的自动变速箱,开始改变国内生产汽车只有手动挡的格局。

  在通用集团的刺激下,丰田终于按捺不住,以前故作高冷的姿态完全不见了。他们从卖进口车到在中国建立零部件生产厂,再到准备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步伐实在迈得太过缓慢。现在他们开始主动和津汽接触,打算和津汽成立合资企业。因为津汽和日系大发汽车有长达十几年的良好合作关系,而丰田一直在收购增持大发汽车公司的股份,迟早大发会变成丰田的子公司。

  由于通用珠玉在前,所以丰田也提出对应条款。他们准备在中国成立技术中心,对津汽进行技术方面的指点和援助。这个技术中心对比通用的泛亚中心含金量还是落后一大截。不过在首款车型选择上,丰田考虑到津汽在微型、小型车上的传统优势,打算投产威驰小型车试水中国市场,年产量在3万台。

  不过因为丰田迟迟没有选定合作伙伴,现在就算和津汽达成了合作协议,也需要报请中国政府审批通过,走流程预计时间为两年。也就是说,丰田从审批到开始生产,至少在2000年前是没影了,按丰田速度最乐观估计挂着牛头标的轿车下线要到2002年。

  没办法,来得晚总得排队,通用在1995年就和上汽达成了合作协议,一样到1997年才正式被中国政府批准落地。丰田没能及时进入中国,给了像华夏厂这样的新手一定的缓冲时间。

  在其他汽车巨头纷纷寻求进入中国之时,居然有人竟然舍弃潜在巨大市场,要跟国内合资伙伴分手。如果说法国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那么最会做生意的榜单上一定找不到容易头脑发热的法兰西雄鸡。当然这次分手不再由浪漫的法国人主导,而是被中国单方面甩了。

  1985年,法国标致汽车进入中国,和广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南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布局,大家一致看好这个汽车项目。结果法方没像大众一样把最新的车型拿到中国,而是送来了已经淘汰的上一代车型标致504、505。并且没有研究中国人的喜好,直接把在欧洲受欢迎但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旅行车作为主推产品。底盘差、油耗高、外观陈旧,在中国最开放的南粤大地标致汽车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大街上到处是进口车,标致505这种70年代的车型明显落后一个时代。再加上国产率不高进口件太贵,成本一直降不下来,采用CKD生产模式,雪上加霜是中法双方的管理层一直摩擦没有形成合力。合资公司成立12年,总销量居然没达到10万辆,法国标致还不同意投放最新的车型产品。标致通过出售零部件赚取了40亿的利润,而合资公司却蒙受了接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