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南来使节入都门(三)_宣和轶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宰执们最想了解的就是大理国主段正淳和国相高泰明了,这两位如今都是大理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段氏虽然势弱,但是毕竟占据的国主大义的名分,高氏也不可能做的太过分,而且此时段氏还是有一些实力的。而且高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高智升的两个儿子中,高升泰和他的子孙分封在滇西一带高升祥和他的子孙分封在滇东一带。高升泰的三个儿子中,高泰惠和他的子孙在大理以北,高泰运和他的子孙在大理以西,其余则是高泰明和他的子孙。高泰明因为是嫡传的缘故,子孙世代为相国。高泰明的三个儿子中,高明清封在姚安,高明量封在威楚,高明顺担任国相。高泰明镇守楚威,高祥明人主都阐,高泰惠受封鹤庆,世称“高氏三雄”。

  大理国除大理一带为段氏掌握,并屯八万重兵于龙首关、龙尾关二城外,其余皆为“高氏三雄”分治,皆世袭。后来,高家封建主轮番称霸,分为以高泰明之孙高观音隆为首的“观音派”和以高明清之子高蹄城生为首的“蹄城派”。

  曾布敏锐的发觉了里面的信息,说道:“也就是说,段氏还有八万之兵?”

  蔡卞说道:“确实如此,大理国禁卫之兵不过三万,尽在段氏掌握之中,大理国都也在段氏手中,加上段氏封地内的乡兵,大约八万之众,用于防备偷袭国都。”

  见段氏还有一定的实力,诸位宰执们的心思不由得活泛起来,吕惠卿就说道:“大理若是入贡,就是大宋藩属,高氏窃据国柄,岂人臣之礼?大理既奉大宋正朔,大宋就当为段氏复位,使大理幽而复明,兴灭继绝,方为王者之师也!”

  赵佶都是一面诧异的看着自己的计相,好家伙,人家大理还没入贡,你就已经准备打人家主意了,是不是准备出兵协助大理段氏?还是准备给大理人民带来大宋的光辉?

  苏辙说道:“段氏之所为,故非人臣之所为也。然其尚未封贡,且大理西南大国,未可轻图也。当探明缘由,详定策略,徐徐图之!”

  这个倒是老成稳妥之言,毕竟现在对大理的了解流于皮毛,待收集足够多的情报,再行决定也不迟。

  赵佶与诸位宰执和蔡卞讨论大理之事,感叹大宋的短视。韩忠彦也说道:“前者以唐为诫,谓丧牛于易,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祸生于无备。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以大理为南诏,大理数次求封,均被婉拒,今日方知,大理与南诏,山河虽同,风俗实异!”

  确实是,现在的大理,不仅自身内部问题颇多,外部环境也极为恶劣,在东南,有雄心勃勃的交趾李朝日渐浸逼在南边,有幅员甚广的景陇金殿国若即若离在西南,有势力强大的缅甸蒲甘王朝兵临边城,唯在西北,吐蕃处于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