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第 94 章_明宫小食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有什么织女机,哎呦,纺的棉线可比们以用旧式织机好了,听说也很快。哎,要是再轻十岁,一定争着抢着去慈幼局纺织厂上班。不说说,轻的时候,这一条胡同的媳妇姑娘,没有谁比女工做的更好的。”

  寒暄了几句,张羡龄问:“家里的水缸可满了?不若们去提两桶水来。”

  “用不着用不着,水缸才打满了水。”蒋婆婆谢绝道,“你们读书人,手是写字的,这些粗活老婆子还干的动。你们若真有心,陪说说话便是。”

  也许是寡居的缘故,蒋婆婆极其健谈,街上的画摊子贵了一文钱,邻居家的女儿出嫁,街的小胡裁缝打算改行弹棉花……她都絮絮叨叨了一遍,当然,时不时会夹杂一些对往日的回忆。

  “那以冬天,都是去买煤渣子,一烧起来,那烟呛得厉害,况且又烧不了久,身上衣又单薄,只能硬抗着寒气。今好了些,有了棉袄,这蜂窝煤烧起来也不错,便宜好用,想来还能熬几冬天。”

  蒋婆婆思量道:“听说这蜂窝煤还是宫里的娘娘造的,哎呦,莫不是神仙凡罢。”

  原张羡龄和朱祐樘都是很耐心地听她讲古,不时出言附和几句。听到蒋婆婆说这话,朱祐樘轻起来,张羡龄瞪他一眼,只觉脸有些烫。

  “其实也不是娘娘造的吧。”张羡龄道,“这样的东西,是要大家一起动手才能造出来的。”

  蒋婆婆了头:“就希望出一些好用的玩意,好歹让在两眼一闭之受用受用。”

  ……

  从蒋婆婆家里出来,张羡龄朱祐樘去安济院交了差。

  冬天白昼短,太阳已渐渐西沉,晚霞连千里,明日应当也是好天气。

  两人回到最初的小院,对坐饮茶。

  张羡龄轻声问:“去蒋婆婆家时你安排好的么?”

  朱祐樘浅呷一口茶,道:“去养济院确实是安排,可会不会去将婆婆家,这也不知道。”

  “还以为……”

  “以为什么?”朱祐樘望着她。

  张羡龄嘀咕道:“就是让晓得那些折腾是有用的。”

  朱祐樘放茶盏,神色郑重:“果你是指蜂窝煤棉袄的话,那么无论安济院将们分至何处帮忙,十有八九都是一样的结果。这些东西好用,百姓喜欢,所以会用。这你是不是皇没有大关系。”

  张羡龄了一:“明白你的意思。”

  她少能猜出些朱祐樘的心思,也许是这些日子她过于消沉,再没折腾什么新鲜玩意儿,所以朱祐樘希望能使她振奋起来。

  虽然总是听梅香等人回禀,但道听途说远远不比上亲眼所见来的真实。今日在宫外的所见所闻,的确使张羡龄触良。

  能让这世界有小小的变化,也许自己便没有白来这一趟。

  这一趟出宫,虽然朱祐樘并没有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张羡龄分明察觉了他的态度。纵使身在宫,她的努力也不会白费,为朱祐樘会在其中牵线搭桥,将有用之学推广至宫外。

  得夫此,妻复何求?

  回宫的路上,张羡龄掀起轿帘,静静看着夕阳里的街市。

  晚风浩浩荡荡,拂起她额的碎发。

  小贩正在收摊,放学的孩童疯跑着玩闹,家家户户飘起了炊烟。

  是美好的一天呢。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