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六章 吹毛求疵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季粮食虽然比不上秋收重要,但南唐经过十年的被迫应战,以及持续将近一年的十万大军南征,早已经将国库和百姓们手中的存粮消耗一空,因此春季粮食的收成此时便显得尤为重要。

  赵学尔来不及伤感李复书的冷淡,便一心扑在了如何应对春季粮食减产的问题上。她逐一翻看各地方粮食减产的数量和原因,按照地理、水利、物产等不同的地域特点,分别思考相对应的补救措施。

  夜色漫漫,烛光相伴,彻夜未眠。

  被强制赶去睡觉的如鱼和不为第二日早上起来的时候,便见赵学尔仍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

  如鱼赶紧上前帮忙收拾狼藉的桌案,心疼道:“您纵然担心百姓生计,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何况粮食的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哪里经得住这样整夜整夜的消磨?”

  “不急怎么能行?早一日拿出应对措施,便能早一日弥补百姓们的损失,便能少一个因为缺少粮食而忍饥受苦之人。”经过一夜奋战,赵学尔确实累了,她把自己的手稿单独放在一边,其他的便任由如鱼收拾,连早饭都等不及吃就去睡了。

  李复书昨晚虽然没有理会赵学尔之言,却十分忧心春季粮食减收之事,早朝时一一责问相关的官员。

  可被问及的官员们争相辩解,各有各的理由,还都十分委屈。

  一番推诿推脱之后,竟找不到一个人为粮食减产的事情负责。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当务之急是如何补救减产的粮食缺口,李复书便又问补救措施。

  官员们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但每当李复书问及能不能保证百姓今年的口粮,以及十万南征大军军饷的时候,所有人又都像鹌鹑一样低头不语。

  所以这些人刚才热火朝天地说了一大堆,实际都只是无用的废话而已。

  李复书看着底下一大片乌压压的头顶,一时气恼道:“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得用之人。”最后又怪魏可宗“身为尚书令却没能替朝廷选出人才。”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被贬得一文不值,众人心中忿忿不平。

  可一想到往日最得李复书看重的魏可宗近日也频频挨训,便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了他的眉头。

  诺大的朝堂上鸦雀无声,李复书发泄了一通,心情渐渐平复,又道:“粮食生产靠天收,今年年成不好,这是天灾,非人力可阻挡,倒也怪不得你们。”

  殿下的绝大部分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仍有一小部分人面色不善,卫亦君便是其中之一,他站出来道:“皇上,春季粮食减产并非天灾,而是人祸。但这人祸不是因为魏相不会选拔人才,而是因为重典治吏矫枉过正,以致于官员们害怕被责罚而隐瞒民生疾苦,看似太平盛世,实则潜藏危机,最终耽误农事,影响粮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