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两面派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发现他方才欺上,卫亦君想了想,不得不再次用赵学尔的形象来美化赵同。

  他道:“刺史爱民如子,赏罚分明。”

  李复书道:“哦?说给我听听?”

  卫亦君道:“他(她)曾于春耕时微服出巡,当时有一个小毛贼偷了随从的钱袋,他(她)虽然罚了那个小毛贼服役三个月,却也把随从的钱袋送给了那个小毛贼。”

  “由此可见,他(她)心地善良,爱民如子。”

  李复书没有跟着夸赞赵同,而是思忖了一会儿,问道:“那个随从的钱袋子里有多少钱?”

  卫亦君道:“三钱碎银子。”

  李复书道:“按律法偷盗他人三百钱以上,五百钱以下,徒两年。赵同只让那毛贼服役三个月,又怎么能说是赏罚分明呢?”

  卫亦君摇了摇头:“那个小毛贼枯瘦如柴,春寒料峭却仅着单衣,必是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他(她)说刺史是一方父母官,在他(她)的治理下,百姓却衣食无着,以至于不顾礼义廉耻行偷盗之事。”

  “这都是他(她)的过错,所以他(她)不追究那个小毛贼的罪责。”

  “但若是对偷盗的行为不加以惩戒,届时人人都要学那个小毛贼不劳而获,便会乱了社会秩序。”

  “所以他(她)以役代刑,对那个小毛贼略施薄惩。”

  “如此说来,又怎么不是赏罚分明呢?”

  李复书很是认真地思考了卫亦君的话,觉得赵同虽然没有按照律法处置那个小毛贼,但他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实在比任何的律法更能济世渡人。

  他忍不住称赞道:“虽然不合礼法,但盖之如天,容之若地。如此爱护、宽待百姓,是不是赏罚分明且不说,至少当得起爱民如子了。”

  李复书由此更加确定,赵同就是他要找的治世大才。

  却不知他对赵同所有的认知,其实只是一个乌龙。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赵学尔早就回到了承州,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自从她上次从萦州回来,虽然仍是免不了被赵同责问,但当赵同得知李复书已经顺利离开了萦州,并且对他很是赏识的时候,便不再说什么了。

  当然,赵学尔没有告诉赵同,李复书想招揽他想疯了。

  她只是告诉赵同,李复书对他这些年身为承州刺史做出的政绩很是满意,并且多次口头夸奖了他。

  光是这几话便让赵同笑得牙不见眼了,所以李复书那些把赵同夸上了天的话,赵学尔不敢多泄露一句。

  至于那几个护卫,他们把李复书亲赐的“忠勇可嘉”四个字一摆出来,赵同便不敢再多说他们一句了。

  难道他敢责备他们,说他们不该去救太子?

  赵学尔回去之前,赵同还赌咒发誓地说这次一定要好好儿管教赵学尔,再也不会放纵她了。

  还有那几个跟着赵学尔一起跑了的护卫,也断断不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