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六章:推倒重建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是十分害怕。

  侯业得意地道:“告诉咱们的这位小姐,朝廷这次打算怎么安抚我们,还有各地卫所?”

  乱军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脸都是恐惧:

  “平叛…”

  “什么?”

  “朝廷说镇西卫这次是官兵造反,要一个不留……”他才说完,侯业便是瞪着大眼睛奔几步过来,大声问道:

  “圣旨上到底怎么说的?”

  那乱军被勒的有些喘不过气,慌忙后撤几步,才是向周围人歇斯底里地狂叫道:

  “朝廷说镇西卫这次是聚众造反,上到杨副将,下到普通把总,但凡是手里带兵的,皆以同罪论处!”

  “就连…就连岢岚州的知州,镇西卫辖内的卫所文官们,也都要平叛后清算,革职的革职,杀头的杀头!”

  “怎么会这样?这要杀掉多少人?!”侯业差点没站住,忽然间想起什么,连忙又问:

  “来的是谁,是张万邦吗?”

  “最先接到圣旨的是西北大营,前天连夜出的兵,不知为什么消息才传到城里!”

  这乱军说完,周围的人才是彻底慌了。

  这次平叛,没有去动地方卫所的一兵一卒,而是直接越过山西当局,出动了西北大营。

  西北大营在等级上,是要高于山西官军一个层面的,属于接到命令才会出动的特别部队。

  这样的部队,一旦出动,就是毁天灭地。

  而西北大营的总督又是谁?

  马世龙!

  这位爷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虽说早年在辽东犯过错误,却也战胜过建奴多次,也算当朝大将。

  眼下山西境内,马世龙在军中的威望,只在朱燮元和张万邦之下!

  天启元年,朱由校下诏选边军两万,在山西灵丘建立起一座延绵数里的营盘,便是如今的西北大营。

  而西北大营设立的目的,和天启三年的江南大营差不多,即为向北支应边关警事,向南威慑中原。

  西北大营历年都会从九边之中挑选新人加入,号称选锋,条件苛刻,如今带甲精锐也不过五万。

  这一次,还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侯业只知道,这一次朝廷是来真的,西北大营一旦出动,整个事件就彻底变了。

  要知道,就连林丹汗入寇,围大同城的那一次,西北大营也没有出动,因为没有必要!

  而现在,西北大营南下了。

  这也就是说明,镇西卫现在不是在闹饷,也并非简单的炸营,而是彻彻底底的造反!

  这条路,已经回不了头了!

  很明显,皇帝是要用一次碾压式的胜利来宣告朝廷对地方上有力的统治,也是在用行动证明这次改革卫所的决心。

  朝廷在山陕有西北大营,在山东有登莱水师,畿辅更全是追随皇帝亲征过的骁勇京军。

  在金陵,皇帝一次南巡就收回了南勋手里的军权,改制南京,裁撤六部并各院,建立了江南大营。

  江南大营的总督更是出身于勇卫营的皇帝嫡系,黄得功。

  直到现在,地方上的文武们才是知道,朱由校究竟为这一次改革卫所下了多大的一盘棋!

  很简单,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朱由校是不会动手的。

  “快去派人找杨副将!这里不能待了,召集部下,随我撤出城,向南跑!”侯业反应倒是快,当即就决定撒丫子走人。

  西北大营已经是边军精锐,领兵的还是那个早有闻名的马世龙,无论怎么样,留在这里只能是等死。

  等死是不可能的,向南还有一线生机!

  虽说眼下九边、畿辅,甚至于山东,都是以皇帝直接掌控的兵马居多,可是南方,依然是成片的死水!

  打不过西北大营,打不过边军,还打不赢那些和自己一样,什么也不是的卫所兵马吗?

  何况,现在的卫所兵马,大部分还在观望,也并没有几家肯对朝廷效死,这就是生机!

  众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何况圣旨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一次镇西卫的事,武将派系从上到下,但凡是手里有兵而且参与造反的,不论官阶大小,不讲一点情面,不留任何活口。

  简言之,把镇西卫彻底清光,然后重建!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