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7章 圆桌论坛_光影大玩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力度、更精彩,但是这个圆的里面恰恰需要特别灰的,低反差的一个画面,跟习惯特别不一样,在灰的画面里,将黑的衬底,圆变得有山水画的味道。”

  程玉安接过话来,先捧了两句:“我就没两个导演这么大胆。”

  “程导在《流浪地球》上不也用了4K3DIMAX吗,这套技术也是目前最先进的。”

  程玉安说起自己用这套设备的初衷:“是为了特效更加好看。

  “但其实,《流浪地球》有些镜头并没有用到4K这么高的分辨率,出于对影片中具体环境的考虑,比如地下城,这个环境就不用表现得那么高清,我们就用了普通摄像机。”

  贾樟柯对技术并不追求,在这一部分也就没参与深度讨论,而是问冯晓刚的转型问题:“晓刚导演,从《1942》之后,你的创作在调整。从过去喜剧之王、贺岁片之王,突然注入很多类型,触及到历史,包括复杂现实,到了这阶段,为什么有这样转变?”

  冯导刚拿完A类电影节,要开始装杯了:“因为我在中间兜了一个大圈,一开始其实要奔着这条路走的。”

  “我也确实因为拍电影赚了很多钱。我在想,我要做点什么,还是要回到我最想做的事上去,不要再去更多地妥协,应该是自己非常想拍的东西拿出来拍。还有一个就是,拍电影需要体力。我想我就是再勤奋,再努力,恐怕也就是六七部电影吧。所以不能再浪费时间。”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顺势而为,好多人劝我,市场这么好,什么东西观众喜欢,顺势而为。我现在想的是要顺心而为,不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话,我觉得90%的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不缺我这么一个。”

  “其实我要谢谢程导演。”

  “哦?”程玉安可没想到他会cue自己。

  冯晓刚回忆起《1942》:“我记得当时电影票房不是很好,公司内部很沮丧,当时程导发了篇微博说,拍这部电影的意义不是赚票房,而是告诉观众还有这么段历史。”

  程玉安连忙笑说客气。

  说回技术问题,程玉安直言:“虽然也用了4KIMAX,但我不认为这种超高清会成为以后的主流。”

  李鞍一副洗耳恭听地表情示意程玉安继续讲:“我担心的是高帧率或者高分辨率,会破坏电影本身的连贯叙事。

  “《比利林恩》我看了,球场那一幕,我甚至能看清看台最后一排的观众,整个画面太清楚了,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太多,会对导演的叙事和表达造成很大的干扰,我不知道要看荧幕哪一块。”

  贾科长同样表达了这种担忧,而且引用了电影史上关于帧率的争论,从黑白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

  当然,这些知识台上的人都知道,贾科长是讲给台下学生听的。

  “除了叙事外,成本也是一个要考虑的方面。”别以为科长拍文艺片,就不懂钱方面的东西。

  “120帧的推广太贵了,我觉得影院未必会跟随影片来更新设备。而且,剧组也未必会跟着做120帧。”

  李鞍没有试图去说服贾科长和程玉安,而是笑说:“两个月以前,我抽空休假两个礼拜,跟太太爬山,从山上滚下来,腿受伤了,将近两个月才恢复,所以我也是在工作上比较安全一点。”

  活动就此结束。

  程玉安谢绝了清华的宴请,说要回去。

  程玉安不是技术派,甚至在这方面偏保守,他依然认为3D不会成为主流,VR只是小众狂欢,互动电影更是无稽之谈。

  程玉安邀贾科长同车返回,两人在车上又讨论了一些技术和电影上的事,这才分开,各自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