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战船越冬_潜伏在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少能容纳百余艘战船的港口。然后还要修建一个有十几个泊位的码头。

  港口要挖得足够深,才能停泊八百料的巨大战船。

  这个军港与一般的港口不同,需要有一个特别的设计,使它具备冬季泊船的功能。

  港口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被切得只剩了一半的葫芦瓢,中间的腹地极大,出入口处却很小。

  出口和入口分开,每个窄得只能容一艘战船通过,旁边是修得极高极厚的拦水墙,墙上安装了巨大的闸门。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如此大的工程,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全部完工了。

  这是已经入秋,离着河水结冰的日子不远了,李侍尧命令在叶尼塞河沿岸的所有战船一律回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军港停泊。

  待所有的战船都进入军港后,出口和入口处两个巨大的闸门缓缓的放下,港口便与外面的河水隔绝了。

  这时,安装在长长的挡水墙两侧的几十个巨大的圆形水车便在无数兵士们的拉动下缓缓的转了起来。

  水车上十几个硕大的方形水斗将河水舀起来,随着水车的转动向上提升。

  在转到顶点后向下的那一瞬间,水斗里的河水借着惯性,顺着水斗长长的引水板直向远处倾泻而出,越过挡水墙,倾入了叶尼塞河中。

  兵士们分成二十几班,每半个时辰一轮换,昼夜不停的转动着水车。

  一斗接着一斗的水被快速的舀了出去,港口长长的挡水墙上,宛若有几十条巨龙在向着河中喷水,那场面甚是壮观。

  十天之后,港口里的水位便下降了五、六尺之多。

  战船随着水位一起下降,又过了几天,当船底距港口的卵石细沙底还有三尺左右的时候,水车停了下来。

  士兵们在工匠的指挥下,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又粗又长的木料放入水中,然后开始在每艘船底制作支架。

  当结结实实的支架在每艘船底都制作完成并且固定好了之后,几十个水车又接着转动起来,继续向外舀水。

  水位继续下降,直到低得再也舀不起来水的时候,水车才又停了。工匠们上来一番操弄,将水车的高度向下落了许多。

  原来,每个水车底下都提前挖好了一个长长的深坑,为了防备塌方,深坑的四壁都用大石块垒了起来。

  水车的高度落下来之后,水斗正好落在了深坑里,可以将里面的水接着舀起来。

  就这样,港口里剩余的水不断的流入到坑中,接着又被舀了出去,直到最后一点不剩,完全露出了沙石底,仅用了两天时间便被风吹得干爽了。

  这时,每艘战船下面的支架也稳稳的落在了地面,八十几艘战船便个个如同出了水的蛟龙,一动不动的卧在了那里。

  只有船首和两侧船舷整齐排列的几十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齐齐的指向东面,依旧威风十足。

  这样就再不用担心战船泊在水中,冬季河面结冰而将船底挤得变形破裂了。

  紧接着工匠们又忙活了起来,指挥着士兵们先把事先做好的巨型木梯在每艘战船边上放上一架,固定好了,顺着木梯就可以登到船上。

  然后又在每艘战船的四周搭起木架,支起跳板,以便对船身进行维修养护。

  接着再把出口和入口两个闸门处用粗壮的木方加固一番,省得被冬季河面的冰层挤坏。

  这时,战船越冬的各项事宜就基本就绪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