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不攻自破_锦绣良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遥日子快要到头了哦。

  “皇叔身体能够安康是喜事,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景和帝自然不知道沈澈被催婚的苦逼。

  正说着,车窗外便传来了孩童的声音。

  吾皇景文

  圣帝明王

  德隆望尊

  尧鼓舜木

  任人唯贤

  ……

  君圣臣贤

  得君行道

  风虎云龙

  明并日月

  海晏河清

  …….

  景和帝亲自打着帘子,看着街面上的孩童们唱唱跳跳的玩耍着,嘴里念叨着着的正是夸耀当今圣上的话语。

  有走了一段路,直走到朱雀大街末端,还有不少议论西北大捷事件的,人人皆夸当今圣上英明神勇。

  沈澈所言非虚。

  至于什‘西北军万岁,白玉将军万岁’这样话语却是没有。

  他们听见了,后面几例马车上的众文武百官自然也听得一清二楚的,大家都是混迹官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耳不聋,眼不瞎,心更不傻。

  陈源喜形于色,背脊挻得笔直,这回看你们这些老匹夫们怎么狡辩。

  打脸打得啪,啪,啪的。

  谣言不攻自破了。

  景和帝与沈澈同乘的第二列马车里,柳策静静的坐着,车窗外的声音萦绕在耳边,久久不绝。

  他与陈源派系不同,分争过大,二人是不可同坐一列马车的。

  于此,与柳策同骑一列的自是内阁里与柳策亲近的臣官,所有人都听见了,不由有些急迫,有人犹豫的道:“柳大人,你看这事?”

  “罗大人,西北大捷,可喜可贺,白玉将军能力出众,皆是陛下慧眼识珠,英明绝断,方能风虎云龙,海晏河清。陛下是千古一帝,以前听来的谣言便不要再提了。”柳策静静劝诫着身边的官员。

  那些官员闻言一震,忙反应过来:“柳大人说得是,陛下英明。”

  于是呼!一场风波被消弭于无形。

  随后,随着朝臣文武百官的踊跃捐款,京城上下也发起了一股为西北军添砖添瓦的捐赠活动,有钱的给钱,有物的给物,有粮的给粮。

  很多大商户都捐得很多,因为捐得多的人会在功德碑上留下捐赠人的名字,上面会记录着是哪一场战事,哪一年月,哪一个家族,捐赠数额,等到战事结束后,功德碑会收入朝廷专门的功德林之中,供后世子孙参观叩拜,这对于家族来说,是一种无上荣耀。

  所以,朝廷的每一次捐款活动,都会有很多人参与。

  不止是在京城,就是在京城外,都有源源不断的物资银钱运过来,全国上下一心,空前团结,所有人都希望西北的战争能够胜利,开疆拓土。

  于是,户部,兵部组织了几次物资运往西北,全国上下都关注着这一场收复之战。

  当然,蒋家,周家,萧家,都在这一场洪流中也捐款不少。

  而在朝堂之中,柳策一连几天都奏请封王之事,力谏景和帝册封白玉将军石亭玉为西北王。

  渐渐的,在他的坚持之下,朝堂上有不少人跟着奏请。

  只是都被景和帝留中不发,甚至被逼得狠了,景和帝怒气攻心,直接晕倒在朝堂,随着景和帝的病倒,这一提议暂且搁置。

  朝堂上偃旗息鼓了,萧家又热闹了,因为沈澈回来了,他不回他的洛亲王府,直接到萧家来蹭吃蹭喝来了。

  当然,他也不是白来的,带了不少礼了。

  当他第一次见到萧涵时,就被惊到了,不自然的摸了一把自己的脸,他没想到这世上居然还有与他比肩的人,比他俊秀。

  于是,厚着脸皮与萧涵切磋一翻后,默默的松了一口气,幸哉!幸哉!才学上不如他,长得比他黑。

  是个黑娃。瞧萧涵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那一身健子肉,他没有傻到去与萧涵比试武艺,武艺切磋那是傻子干的事。

  他很有危机意识,他比萧涵年长许多,也就只有现在他才勉强占着优势。

  鉴定完毕后,沈澈就拿出大哥的架式,狠狠的指点了一翻萧涵的学业,看着萧涵在他眼皮子底下乖乖求教,他很有成就感。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