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七九章 岭南不毛 劝解兕子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吧,岭南我想要...那个地方虽然别人看着不好,但是我觉得却不错。

  父皇也是这个意思。”

  “你脑子傻了,要岭南...那个地方山高水深,无田无地,傻子才会要...。”李明达一个皱眉。

  “嘿嘿...!”李佑这个时候笑了起来:“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岭南可不是一个不好的地方,反而如果可以为我所用,那里我会将它打造成最繁荣的国度。”

  李明达一听到岭南,就从骨子里拒绝,这其实是和当时的认知一致的,那时候的岭南,人烟稀少、荒草从生,岭南之所以成为很多官员被流放的地方就是因为它的荒凉。

  岭南是最南方,在南方江南地区是繁华的地方,除开江南地区其他地方被古人定位为“南蛮之地”,古人认为“南蛮之地”的人民,生活贫苦,经济发展长期滞泻甚至处于一个和原始生活差不多的生活环境,“南蛮之地”的人民粗暴无礼,也因为经济发展滞泻治安不安全很混乱。

  岭南一般是被贬官员所处的地方,但很多官员在去岭南的途中就因为长途的奔波劳累还有混乱的道路治安死在途中。

  能到达岭南这个地方的官员一般都心灰意冷了,也不会想着发展自己所处的地方,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被国家重用了,自己就得过且过吧。

  因为官员的不作为,一些贫苦人民就想着偏门去打劫或者起义以吸引朝廷的关注,起义一般都是暴乱受伤的还是农民和岭南本地人。

  在古代,朝廷很少会去管这些偏远地区只要暴乱不够大,暴乱迟早会停息。

  而且朝廷的人也不会想着去发展岭南的经济,认为它只是疆土的一部分,它百姓的富裕和自己不相关,还不如好好发展繁荣的地方。

  古代的格局是这样的,有钱地方越来越有钱,朝廷越来越关注有钱的地方,贫穷的地方越来越贫穷,因为朝廷把资源投资给了有钱地方。

  但是岭南真的是不毛之地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早在战国时期,岭南百越之地就是楚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除了“茶晶”,当时不少风靡各国贵族圈的奢侈品原料都是产自岭南。

  例如《准南子·人间训》中提到,“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

  百越不但本地资源丰富,而且因为地处临海,而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有着规模可观的海上贸易。近年来台湾、菲律宾等地出土的百越石器,以及广州出土的融合了西亚工艺和古印度玛瑙的珠串,就是有力证明。

  可以说,中原地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岭南作为原料产地和物流中转站的支持。

  还有就是瘴气,其实所谓的瘴气,在中医理论中多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人触之辄病疟。因为南方地区多山林地带,多湿热,多蚊虫,成为了疟疾传播的天然土壤。

  古代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在疟疾这样的疾病面前,大多数医生也只能是双手抱拳奉上一句“打扰了,告辞。”

  但是李佑不同,李佑可是可以前往现代,他可以购买专门医治疟疾的药品,所以瘴气对李佑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威胁的。

  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珊瑚、琉璃、孔雀、战马等...这些都是岭南的特产,也会成为李佑的特产。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